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隋代宗室制度考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隋代宗室一般都会获得爵位,出官都在四品以上,在外多为牧宰、总管,在内多为将军、公卿。文帝时,诸皇子皆出镇大藩,炀帝时则任为京都守卫。宗室带兵征伐常获胜绩,为牧宰多属良吏。其制度渊源大体上是来自北周、北齐,而在府佐国官的设置上基本采用的是北齐之制。总的说来,宗室对隋朝的统治是以积极作用为主的。
作者
孙俊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关键词
官爵
总管
牧宰
府佐国官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谢元鲁.《隋唐的太子亲王与皇位继承制度》[A].载朱雷主编.《唐代的历史与社会》[C].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4
2
姚建根.
隋文帝皇子们的悲剧[J]
.兰州学刊,2005(6):241-242.
被引量:2
3
徐乐帅.《唐代皇位继承不稳定的原因及其影响》.收入张国刚主编.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304-321页.
被引量:3
4
胡戟.《唐代储君》,载《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9页.
被引量:2
5
谢元鲁.《隋唐的太子亲王与皇住继承制度》,《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被引量:1
6
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55.
7
王仲荦著..北周六典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9:319.
8
张小稳.
北魏赠爵制度的演进[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7):40-4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北齐)魏收,.魏书[M]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张葳.
唐代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初探[J]
.江汉论坛,2005(9):79-84.
被引量:3
2
宁永娟.
唐前期皇位传承观念及皇位继承不稳定原因再探讨[J]
.晋阳学刊,2009(2):100-103.
被引量:4
3
孙俊.
隋代宗室制度初探[J]
.求索,2011(1):245-247.
被引量:1
4
张鹤泉.
北魏赠爵制度考[J]
.史学集刊,2013(1):26-35.
被引量:1
1
孙俊.
隋代宗室制度初探[J]
.求索,2011(1):245-247.
被引量:1
2
陈春锦.
张华出镇幽州始末考[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1):80-83.
3
孙俊.
略论唐代宗室制度及其影响[J]
.北方论丛,2012(4):90-93.
被引量:4
4
郭晓航.
元豫王阿剌忒纳失里考述[J]
.社会科学,2007(9):176-183.
被引量:6
5
彭金平.
南齐前期宗王政治略论[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2):115-118.
6
张兴成.
略论两晋宗室制度的时代特点、形成原因及历史影响[J]
.学术交流,2013(8):175-181.
7
杨懿,张晓东.
从宗室出镇看北朝隋唐间皇权政治之发展走向[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3):43-48.
被引量:1
8
骆晓倩.
略论宋前的宗室与宗室文学[J]
.社会科学家,2007,22(3):193-196.
9
李文才,孟庆鑫.
隋初北边形势及隋文帝的对策[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1):44-48.
被引量:2
10
王亦秋.
元代出镇云南宗王考[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2):5-9.
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