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娲神话与女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女娲文化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解读女娲神话精神,能体会到原始的魅力和母性的力量,把握和传承精神的文化灵魂和内核。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
作者
延慧
机构地区
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3期120-121,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女娲
神话
女性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陈世珍著..众神的起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305.
2
李军.
论民族精神在女娲形象中的孕育[J]
.文学教育,2009(4):107-109.
被引量:3
3
徐丽云.
女娲精神的失落与启示──女娲神话浅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7):83-84.
被引量:2
4
殷满堂.
女娲神话的象征意义及其当下启示[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6(4):22-23.
被引量:3
5
杨利慧.
始母神——女娲神格的基点和中心[J]
.民间文学论坛,1996(2):19-25.
被引量:5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祁翔.女娲已长逝今人再补天.河南气象,1997,(1):21-21.
被引量:1
2
张星海.
“女娲补天”源自一次陨石雨灾害[J]
.中州今古,2004,0(9):68-6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7
1
李姝.
创世神话中女神形象嬗变的几个阶段[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39-41.
2
延慧.
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6):153-154.
被引量:1
3
刘婷.
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4):39-46.
被引量:1
4
张素英,刘建红.
女娲神话探究及文化价值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6(2):91-95.
5
姚颖,徐美慧子.
中国原创神话绘本:创作特征与突围路径——以“女娲补天”神话绘本为例[J]
.中国出版,2021(15):43-47.
被引量:1
6
何春晖,孙正国.
鄂西北地区女娲神话资源的乡村振兴价值[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5):19-23.
被引量:1
7
何春晖.
杨利慧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7(2):29-36.
1
曹明权,袁林.
关于明确女娲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并每年举办中华母亲节进行公祭的倡议[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6(4):10-11.
被引量:2
2
传承精神 坚定希望[J]
.财务与会计,2009(2):1-1.
3
刘蓓.
解析翡翠的文化灵魂(二)翡翠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J]
.中国宝石,2009(2):89-89.
4
徐少邱.
论《伊利亚特》宗教祭祀中的神话精神[J]
.电影文学,2009(10):69-70.
5
孟繁仁,孟文庆.
〖漫话中华文明起源〗之十二——娲皇故里的风情轶史[J]
.世界,2006(11):76-79.
6
郭雅丽,朱建新.
月亮妈妈和她的孩子们[J]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2007(6):58-59.
7
白小云.
科学与神话[J]
.雨花,2014(7):68-69.
8
李景祥.
《淮南子》和《览冥训》不是“两部著作”[J]
.咬文嚼字,2011(12):55-55.
9
郭红.
光影记忆: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4):93-95.
被引量:2
10
彼岸妃花,衿(绘).
祖宗,你节操掉了[J]
.故事家(花开不败),2015,0(7):49-57.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