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发展低碳城市的减排成本收益探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球变暖已经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路径就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研究低碳城市的减排成本,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能源结构,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谢永琴
王芳
王晓鹤
机构地区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市场》
2011年第23期181-184,共4页
China Market
基金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E011012201001)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成本收益
减排成本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0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8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王菊,崔秀平,李娟,房春生,张阳.
基于总成本分析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谈判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4):150-153.
被引量:2
2
姜克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2050年能源和排放情景分析[J]
.绿叶,2009(5):11-19.
被引量:22
3
陈英姿,李雨潼.
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2):66-73.
被引量:43
4
张耘.
首都资源:收益、成本与比较优势[J]
.经济界,2008(5):86-91.
被引量:1
5
付允,汪云林,李丁.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52(2):5-10.
被引量:287
6
张烨,牛东晓.
北京市终端能源的价格竞争力比较及分析[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35.
被引量:4
7
邢芳芳,欧阳志云,王效科,段晓男,郑华,苗鸿.
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J]
.环境科学,2007,28(9):1918-1923.
被引量:35
8
陈晓浩.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选择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被引量:1
9
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9.
被引量:1
10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200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何建坤,刘滨.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743.
被引量:146
2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
被引量:87
3
王冰妍,陈长虹,黄成,赵静,戴懿.
低碳发展下的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情景分析—上海案例研究[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20(3):137-145.
被引量:32
4
郎一环,王礼茂,王冬梅.
能源合理利用与CO_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4):28-34.
被引量:25
5
彭慧芳,许学工.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适宜方案的选择[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1):25-28.
被引量:3
6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7
王灿,陈吉宁,邹骥.
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12):1621-1624.
被引量:189
8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被引量:1048
9
庄贵阳.
“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20%目标约束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及政策措施[J]
.经济研究参考,2006(77):5-15.
被引量:11
10
马晓微.
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J]
.中国能源,2007,29(5):30-34.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383
1
赵洪亮.
低碳城市规划初探[J]
.区域治理,2018,0(38):28-28.
2
郑少露,吴仁海,阮文刚.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被引量:22
3
李雨潼.
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格局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4):151-156.
被引量:6
4
曾绍伦.
盐化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研究——以自贡市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36-41.
被引量:6
5
张炜铃,许申来,焦文涛,陈卫平.
北京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57-61.
被引量:3
6
范基平.
低碳城市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478-481.
被引量:5
7
梁浩,龙惟定,刘芳.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建低碳城市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398-401.
被引量:7
8
吴彼爱,高建华.
中部六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潜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4-19.
被引量:22
9
马淑娟.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6).
10
王淑佳,唐淑慧,孔伟.
国外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57-63.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25
1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许宪春,齐舒畅,杨翠红,赵同录,刘轶芳,满讲义.
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及用水系数的投入产出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五[J]
.统计研究,2007,24(3):20-25.
被引量:86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被引量:55
3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被引量:5
4
杨浩彦.台湾地区与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估计:多目标规划分析法之应用[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0,12(3).
被引量:2
5
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被引量:4
6
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R].Kana gawa,Japan:IPCC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Programme, 2008.
被引量:1
7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前i季度内蒙古令区主要能源价格运行情况[EB/OL](2011-12-08).http://www.gov.cn/gzdff2011-12/08/content_2014562.html.
被引量:1
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全区主要能源价格运行情况[EB/OL]. http://www. gov. cn/gzdt/2011 -12/08/content_2014562. html.2011-12-08.
被引量:1
9
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 R].Kanagawa, Japan : IPCC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Pro-gramme, 2008.
被引量:1
10
杨浩彦.台湾地区与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估计:多目标规划分析法之应用[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0(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谷雨,卢士庆,闫宾.
内蒙古二氧化碳减排的宏观经济成本估计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2,24(6):81-84.
被引量:2
2
闫宾,卢士庆,谷雨.
浅析内蒙古由能源结构调整产生的CO_2减排成本[J]
.内蒙古气象,2013(6):37-38.
3
卢士庆,闫宾,谷雨.
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成本初探[J]
.四川环境,2014,33(1):22-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马建平.
低碳转型政策经济效应和气候效应的实证研究[J]
.阅江学刊,2019,11(3):43-56.
被引量:4
2
马建平.
控排放、调结构及促增长的相容路径与调谐机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22(3):12-20.
被引量:2
1
周艳辉.
我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09(9):81-82.
2
杨维磊,宁福堂,张媛.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徐州跨跃式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10Z):38-38.
3
钱玉娟.
低端产业外迁,治大城市病症[J]
.中国经济信息,2014(2):72-73.
4
汪光焘 城市规划应考虑资源环境承受能力[J]
.中国科技产业,2007(5):50-50.
被引量:1
5
潘家才.
文山州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5):14-15.
6
李华,周振娥,柳海英.
河北省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6-7.
7
胡小波.
未来城市发展与博物馆的发展[J]
.东方企业文化,2014(20):67-68.
8
宜宾市科技顾问团.
"十一五"中国城市发展的四大核心理念[J]
.宜宾科技,2004(4):9-11.
9
剑君,珂明.
抢抓机遇 奋发进取 开创建设科技南开实现科学发展新局面——访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书记韩宏范[J]
.求知,2012(6):13-16.
10
于新东.
改革须善远谋、出实招[J]
.浙江经济,2015(12):15-15.
中国市场
2011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