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虎妞形象的重新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虎妞这一形象诞生以来,对于虎妞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在许多人心里,虎妞几乎等同于"母夜叉"。一直以来,无论读者还是作者自己都保持着这种看法。然而近几年来,不断有评论家发现虎妞身上的闪光点。虎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这是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作者
刘伟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虎妞
老舍
女性观
女性主体意识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被引量:2
2
沈滨.
虎妞形象的再认识[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3):109-110.
被引量:2
3
石兴泽.
从女性形像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1]老舍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2
[2]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3
[3]老舍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4
[4]老舍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5
[5]老舍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6
[6]老舍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7
[7]老舍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8
[8]老舍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9
[9]老舍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10
[10]老舍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
1
李乾熠.
“祥子中心”的三种面孔——《骆驼祥子》中的女性群像问题再考察[J]
.郑州师范教育,2023,12(4):69-74.
2
王宇林.
性别、革命与现实主义:老舍《妇女与文艺》读解[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164-175.
3
刘方.
新时期老舍研究述评[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134-141.
被引量:3
4
武成功.
论老舍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以《四世同堂》为例[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6-118.
被引量:2
5
冯庆堂.
从虎妞的颠覆性看老舍女性观的两难[J]
.社科纵横,2009,24(4):108-110.
被引量:1
6
张恩平.
我看老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存在[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0-261.
7
刘晓红.
试论《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J]
.学理论,2010(1):163-164.
被引量:1
8
马真.
寻根与发展——浅论《采桑子》的京味特征与文化内涵[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4-336.
被引量:1
9
张金凤.
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科技信息,2013(5):265-266.
被引量:1
10
王俊虎.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的男性视角[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3):26-29.
被引量:1
1
李慧玲.
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虎妞形象[J]
.北方文学(中),2016,0(1):27-28.
2
张红梅.
论虎妞形象的成功与缺憾[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5):217-219.
3
方华蓉.
对虎妞形象的一种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4):51-52.
4
沈滨.
虎妞形象的再认识[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3):109-110.
被引量:2
5
任玉佳.
论虎妞形象的复杂性[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91-192.
6
葛春丽.
简析《骆驼祥子》中的两个女性形象[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41-42.
被引量:2
7
李喜仁.
《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的深度解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48-49.
被引量:1
8
王晶.
《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8-8.
被引量:2
9
常瀚文.
《骆驼祥子》影像化改编的前后——以虎妞形象为主要分析对象[J]
.职大学报,2013(3):50-52.
10
高娜.
女性视角下的虎妞形象新探[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1):3-4.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