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蔬菜涨价牵动着百姓的神经,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出现的"卖菜难"问题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什么方法才能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难题?早在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就提出"农超对接",并进行了试点布局,试图通过"农超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节约的部分成本一部分用于提高对农户的收购价,另一部分以降价形式返还给消费者,超市也因此增加客流量,提高销售额,从而实现农户、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我国的农超对接发展情况如何?在对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哪些问题?超市与农户如何对接?本刊编辑部就"农超对接"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老师。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共3页
China Vege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