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融衍生作为金融机构规避市场风险、进行跨期保值的工具,具有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应用中存在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风险的源头、不能充分提供活动信息、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内控缺乏、立法不完善等问题。金融机构应通过构建系统组织框架来监督和管理投资活动风险,加快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完善法律制度,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使金融衍生工具既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服务,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作者
祖天殊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商业经济》
2011年第9期102-103,共2页
Business & Economy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应用与管理
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F230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谢群,武本建,谢婷.
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7):156-157.
被引量:13
2
黄中南,韩超群.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8(31):384-385.
被引量:9
3
周灵颖.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J]
.企业导报,2009(10):101-10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若平.
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及启示[J]
.华北金融,2006(11):27-31.
被引量:12
2
攀登,曹宏成.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推进次序及风险管理研究[J]
.新金融,2005(5):40-43.
被引量:5
3
钟文红,伍宏健.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的成因及法律控制对策[J]
.特区经济,2005(8):270-271.
被引量:5
4
本刊特约评论员.
积极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J]
.上海金融,2006(4):1-1.
被引量:3
5
黄增玉.
金融衍生品之风险及防范[J]
.财会月刊(下),2006(6):36-37.
被引量:5
6
燕鹏,丁伟,张净国.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8):158-160.
被引量:4
7
罗熹.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四个基础性缺陷[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2):20-20.
被引量:10
8
马凌霄,李成,郭帅.
衍生金融市场监管的理论发展与国际实践——兼论中国的选择[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2):74-80.
被引量:3
9
王国征.
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管理[J]
.科教文汇,2007(05X):154-154.
被引量:2
10
张敏 黄阅 王芳.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道路分析.财经界,2007,0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1
1
周焕焕.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20,0(1):23-23.
被引量:1
2
贾莹.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风险控制建议[J]
.中国商界,2009(3):37-37.
被引量:4
3
李艳辉.
浅议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防范[J]
.会计之友,2009(22):62-63.
被引量:2
4
胡玲敏.
关于优化我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生态环境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10(3):98-99.
被引量:3
5
刘晓蕾,张启文.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的建议[J]
.商场现代化,2010(9):136-137.
被引量:1
6
陈昕,赵波.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8):124-125.
被引量:1
7
齐靓靓.
浅议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管理[J]
.内江科技,2011,32(3):152-152.
8
王达蕴.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控[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5):116-118.
被引量:5
9
游鸿,赵玉虎.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风险控制[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91-91.
被引量:7
10
叶林良.
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管理——基于美国次贷危机视角[J]
.企业经济,2011,30(5):31-3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宇航.浅析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221.
被引量:1
2
李丽滢.
关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其风险管理的思考[J]
.会计之友,2008(21):83-84.
被引量:7
3
葛涛.
刍议衍生金融工具应用的风险与监管[J]
.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13):44-45.
被引量:5
4
李明辉,张艳.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发展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2):73-77.
被引量:6
5
叶林良.
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管理——基于美国次贷危机视角[J]
.企业经济,2011,30(5):31-33.
被引量:10
6
王国治.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
.商业时代,2011(28):51-52.
被引量:3
7
胡梅.
浅谈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34-134.
被引量:2
8
史文冲.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对策[J]
.中国外资,2012(16):36-36.
被引量:3
9
马春花,孙燕,马强.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3):31-31.
被引量:1
10
王亮.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其控制[J]
.经营管理者,2010(23):14-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刘京京.
刍议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J]
.财经界,2013(35):9-9.
被引量:1
2
马春花,孙燕,马强.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3):31-31.
被引量:1
3
王小丽.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其控制问题[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0):34-35.
被引量:1
4
张斌.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J]
.财会学习,2017(8):198-19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强.
探讨新型金融工具对金融体系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4(11):110-111.
2
王小丽.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其控制问题[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0):34-35.
被引量:1
3
严一淮.
天气类衍生产品与金融衍生工具功能的再认识[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11):382-382.
1
李未.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6):73-74.
被引量:1
2
孟庆红.
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
.山东农机化,2002(15):31-31.
3
刘秀华.
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需求探究[J]
.决策与信息,2014(27):74-74.
4
梁正.
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模式的探析[J]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0(10):61-61.
5
刘洋,秦月培.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5-6.
被引量:1
6
马聪菊.
浅谈条码的应用与管理[J]
.条码与信息系统,2005(1):27-28.
被引量:1
7
刘淑梅.
电算化会计管理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5):29-29.
8
曾庆刚,张素华,刘娟.
解析会计电算化的应用[J]
.现代审计与会计,2008(3):33-33.
9
陆丽芳.
国有企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管理与应用[J]
.管理观察,2016(33):163-164.
10
王玉荣,孔祥云.
ERP系统应用与管理咨询[J]
.电子与信息化,1999(9):7-8.
被引量:1
商业经济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