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佛教心理和谐思想精华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佛教思想有糟粕也有精华,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作为指导,摒弃唯心及迷信思想糟粕,挖掘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谐的思想成分,借鉴汲取佛教心理和谐思想精华,这为现代人获得心理和谐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出处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Journal of Sichuan Minzu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265.
  • 2洪修平,陈红兵编著..中国佛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61.
  • 3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 2[M],2005.
  • 4汤用彤著..汤用彤全集 第6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22.
  • 5章太炎,梁启超,李叔同等著..国学大师说佛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200.
  • 6司马琪主编..十家论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21.
  • 7大正藏(12卷)[z].p1111. 被引量:1
  • 8大正藏(6卷)[Z].p462. 被引量:1
  • 9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2.
  • 10胡伟希著..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