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及其动态效应
被引量:
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的分解,利用修正的索洛增长方程,测算出中国整体技术进步水平以及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水平,并估算出技术进步及其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碳排放对技术进步的响应趋势,从而揭示了技术进步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动态效应。
作者
赵昕
郭晶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
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150)
国家海洋局专项(B180)
国家海洋局软科学项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碳排放
动态效应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0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091
同被引文献
316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20
参考文献
11
1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2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被引量:881
3
黄栋,李怀霞.
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09(5):48-49.
被引量:68
4
李齐云,商凯.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J]
.财政研究,2009,25(10):41-44.
被引量:53
5
何建坤.
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
.绿叶,2009(1):46-50.
被引量:102
6
冯之浚,牛文元.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
.中国软科学,2009(8):13-19.
被引量:229
7
李瑾.
气候变化政策中的技术变迁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31-35.
被引量:1
8
韩莹.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及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8(4):11-16.
被引量:35
9
周晓艳,韩朝华.
中国各地区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90-2006)[J]
.南开经济研究,2009(5):26-48.
被引量:80
10
章祥荪,贵斌威.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6):111-122.
被引量:318
二级参考文献
178
1
何枫,陈荣,何炼成.
SFA模型及其在我国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5):46-50.
被引量:128
2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561
3
颜鹏飞,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被引量:731
4
王涛,陈立滇.
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世界石油大会联合研讨会的信息——CO2捕集与储存技术[J]
.世界石油工业,2004,11(6):38-42.
被引量:7
5
涂正革,肖耿.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3):4-15.
被引量:439
6
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
.经济研究,2005,40(6):51-60.
被引量:1206
7
赵伟,马瑞永,何元庆.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7):37-42.
被引量:144
8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9
赵伟,马瑞永.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05,21(11):12-21.
被引量:67
10
孙新雷,钟培武.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J]
.经济经纬,2006,23(5):24-2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091
1
陈鑫,陈德棉,叶江峰.
风险投资、空间溢出与异质创新[J]
.管理评论,2021(4):102-112.
被引量:9
2
周洲,秦鹤,陈宏.
司法保护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2(2):36-64.
被引量:1
3
赖晓倩,陈蓉晖.
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绩效测评及差异分析——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J]
.教育学术月刊,2021(1):16-24.
被引量:15
4
赵爽,胡峰,张立群.
国有企业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吗?——基于市场分割与产业集聚双重视角的经验考察[J]
.新疆社会科学,2022(4):73-84.
被引量:4
5
杨浩然.
与理论相一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J]
.经济学报,2020,7(1):89-111.
被引量:2
6
陈弘,谢子涵,王馨瑶.
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2(9):75-82.
被引量:5
7
唐志鹏,刘卫东,宋涛.
中国省域碳生产率影响因素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8(2):156-162.
8
曾荣平,蔡爱斌.
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再解析~[J]
.文化产业研究,2019(4):287-302.
被引量:4
9
张宗毅.
农机“卡脖子”技术识别:综述与展望[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34-40.
10
陈骏,周陈全.
国家审计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J]
.会计论坛,2020,19(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16
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561
2
程大中,陈福炯.
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5,21(2):77-84.
被引量:79
3
王芳,王景东.
江苏省区域创新中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21(03X):75-76.
被引量:3
4
程跃秋.
温州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05,21(06X):75-77.
被引量:13
5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0
6
熊柏柳,王子宽.
试论管理与技术创新互动运行模式对企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118-119.
被引量:8
7
姜林.
环境政策的综合影响评价模型系统及应用[J]
.环境科学,2006,27(5):1035-1040.
被引量:13
8
李廉水,周勇.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
.管理世界,2006,22(10):82-89.
被引量:333
9
范剑勇.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
.经济研究,2006,41(11):72-81.
被引量:663
10
周勇,林源源.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J]
.经济学家,2007(2):45-52.
被引量:108
引证文献
19
1
郭卫军,黄繁华.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21(3):150-164.
被引量:22
2
王丽佳.
意识决定态度 态度改变生活[J]
.经济师,2012(2):286-286.
3
程云鹤,齐晓安,汪克亮,杨力.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51-60.
被引量:21
4
李斌,彭星.
制度软约束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3,31(6):847-855.
被引量:12
5
刘玉萍,郭郡郡,李维莉.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3-89.
被引量:3
6
张凯,何维达.
技术进步对我国钢铁工业碳减排的影响[J]
.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2):50-56.
被引量:3
7
刘亦文,胡宗义.
能源技术变动对中国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影响——基于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4(4):43-57.
被引量:23
8
周杰琦,汪同三.
自主技术创新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4):29-35.
被引量:10
9
王学义,谭政.
低碳技术进步绩效动态机制:理论与实证[J]
.科学学研究,2014,32(5):698-705.
被引量:5
10
刘殿兰,周杰琦.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9):230-23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20
1
胡剑波,闫烁,韩君.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2021,38(6):30-43.
被引量:33
2
李增福,冯柳华,麦诗琪,李岸瑶.
绿色信贷抑制了碳排放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上海金融,2022(1):2-12.
被引量:26
3
张龙天,刘丹蕾.
“双碳”目标下环境税对企业碳减排效应的影响[J]
.煤炭经济研究,2023,43(10):28-37.
4
方叶祥,卢一斌.
逆向技术溢出、自主技术创新与中国碳排放强度[J]
.科学学研究,2023,41(5):818-829.
被引量:7
5
郭卫军,黄繁华.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21(3):150-164.
被引量:22
6
孙颖,张佩佩,陈思霞.
工业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治理关系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4):161-164.
被引量:6
7
李孟婷,周嘉,赵景茹,李昕航,徐畅.
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动态分析——基于超效率SBM模型[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3,39(5):81-89.
8
潘颖颖.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层次分析与评估——以上海市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21(27):189-191.
9
夏婷,陈林.
技术创新与能源回弹效应之探讨——以中国工业为例[J]
.科学决策,2014(4):41-57.
被引量:5
10
高辉,冯梦黎,甘雨婕.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34(6):92-95.
被引量:7
1
米娟,张楚宜.
要素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分析[J]
.商业时代,2012(19):124-125.
被引量:3
2
梁冬.
不丹式幸福经济学[J]
.青年博览,2014(19):32-32.
3
梁冬.
不丹式幸福经济学[J]
.作文(初中年级),2014,0(12):55-56.
4
潘益兴.
FDI对浙江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2011(1):81-83.
被引量:14
5
张炜珑.
贵州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贡献的影响[J]
.中国城市经济,2010(7):84-85.
6
邬连东.
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估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2):75-79.
7
刘菊茹.
着力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水平 稳步推进创新首府建设步伐[J]
.呼和浩特科技,2008(1):2-4.
8
米娟,苏星宇.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2(9):18-19.
被引量:2
9
朱子云,朱土兴.
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33(4):13-22.
被引量:4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监测统计公报[J]
.宁夏科技,1999(2):3-9.
经济学动态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