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保健小麦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保健小麦栽培技术,可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在整个生育期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良了土壤和生态环境,使小麦麦香味浓、面筋度高,口感极佳,且营养成份含量高,提高了小麦的品质。
作者
高魁英
机构地区
荥阳市汜水镇人民政府
出处
《种业导刊》
2011年第4期13-13,共1页
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
关键词
小麦栽培
技术
保健
生态环境
营养成份
生育期
使用量
农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李亮琴,左占民,梁晶,卢民生.
优质保健型彩色小麦中普绿麦1号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2S):114-114.
被引量:7
2
胡金环.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种业导刊,2009(11):26-2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郭春强,葛昌斌,廖平安,黄全民.
高产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漯优7号丰产、稳产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12):51-53.
被引量:7
2
冀天会,张灿军,杨子光,孟丽梅,张珂,孙军伟,郭军伟.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洛麦22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8):38-3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8
1
张翠炫,严俊,程剑平,秦海波,陈国雄,T.FAHIMA.
野生二粒小麦籽粒含硒量的差异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17(3):229-236.
被引量:1
2
毕海波,桂中山,石玉虎.
小麦/打瓜—晚稻一年三熟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77-78.
3
严俊,张翠炫,薛文韬,杨荣志,任明见,秦海波,程剑平.
贵州栽培小麦籽粒硒含量分析[J]
.种子,2011,30(2):101-103.
被引量:4
4
朱统泉,武建华,金艳,范春燕,夏小亮,吴旭红,段红朝.
驻马店冬小麦主要气候生态特征与高产关键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185-191.
被引量:2
5
冯昕,孙浩,王吉中,张帅,何培新.
中普黑麦麸皮色素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J]
.食品工业,2013,34(5):129-132.
被引量:1
6
吕锡灿,沈霖,许有芳,尹青,祝彭俊,夏科.
罗山县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5-16.
被引量:2
7
王泽强.
浅谈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J]
.种业导刊,2013(7):32-34.
被引量:6
8
董亚菲.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与实践[J]
.现代农业,2014(9):36-37.
9
何淑红.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24):342-342.
10
赵风合.
小麦新品种郑育麦0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5(12):25-2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张延清.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创小麦高产[N].山东科技报,2008-09-26(2).
被引量:1
2
李红梅."三项工程"提高我区小麦生产能力[N].喀什日报(汉),2009-04-22(1).
被引量:1
3
吴栋梁.稳固基础积极创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N].温州日报,2009-08-20(1).
被引量:1
4
靳宁,景元书,黄文江.
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测方法及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70-73.
被引量:11
5
曹小丽,任雅琴,武世信.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村百事通,2010(1):38-39.
被引量:1
6
叶丽丽,王翠红,彭新华,王丽慧.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0(10):52-55.
被引量:52
7
焦全爱,梁银和.
南部县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南方农业,2011,5(3):23-25.
被引量:2
8
唐文业.
防治小麦锈病[J]
.新农业,2011(7):20-20.
被引量:3
9
吕秀珍.
秸秆还田在冬小麦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1(8):11-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高云峰.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18-118.
2
杨占彪.
大通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200-2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美佳.
鲁东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防控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22(1):210-212.
2
关淑珍.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9S):97-97.
被引量:2
1
杨少俊.
小麦种植话新特[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10):20-20.
2
彩色小麦在河南问世[J]
.新农村,2003(2):34-34.
3
张厚忠.
保健小麦新品种“凯特3号”[J]
.农家科技,2001(1):9-9.
4
张全中.
天然保健绿粒小麦[J]
.农村农业农民,2002(11):19-19.
5
韩冬良.
保健型彩色小麦“中普绿麦1号”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08(23):41-41.
6
科技短波[J]
.现代种业,2003(4):48-48.
7
张宏东.
保健小麦新品系凯尔08[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12):20-20.
8
张宏东.
保健小麦——重组01[J]
.农民致富之友,2001(10):8-8.
9
汪顺海,周士礼,王攀荣,许多智.
嫁接在枸杞品种改良上的应用[J]
.内蒙古林业,2004(4):33-33.
被引量:1
10
张厚忠.
保健小麦新品系“克隆1号”[J]
.农家科技,2000(8):6-6.
种业导刊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