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和质量的提高,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旋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关于"职业化"几点思考。
作者
梁清华
机构地区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11年第9期186-186,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职业化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朱方鸣,陈华.
对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性思考[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09(10):49-51.
被引量:3
2
胡洪波.
高等职业教育应杜绝“泛职业化”现象出现[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4):22-22.
被引量:2
3
韦志国,郭根群.
试论行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J]
.职教论坛,2007,23(01S):23-25.
被引量:4
4
陈丽萍.
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及实施途径[J]
.学理论,2010(30):274-27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姚和芳,熊芊.
论高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3):46-47.
被引量:31
2
张晓慧.
高职校园普通话的人文教育功能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6(14):139-140.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
1
谢辉.
南通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对当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44-45.
被引量:4
2
张洪军.
实现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径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9-21.
3
林珑.
岗位导向、学训融合的倒闸操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6(7):219-220.
4
段建,常悦,郝小斌,杨东飞.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移动商务方向课程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9):32-36.
被引量:7
5
雍军.
浅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理想与成功[J]
.中外企业家,2011(2X):132-133.
6
邵建东.
高职教师领导力:内涵、价值及发展路径[J]
.江苏高教,2018(10):72-76.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莉.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36-38.
被引量:4
2
黄玉琳.对一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研讨课的剖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
被引量:1
3
丁琦,汪德宏.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职教论坛,2010,26(2):45-46.
被引量:57
4
吴献文,陈承欢,刘志成.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42-44.
被引量:52
5
吴敏良,李平,李迪.
对转型时期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
.教师,2010(22):47-48.
被引量:4
6
刘翔,武晓慧,刘珺琛.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探索与分析[J]
.今日科苑,2010(16):245-245.
被引量:3
7
屈孝初,彭齐林.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刍议[J]
.教育探索,2010(9):29-30.
被引量:9
8
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
“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J]
.职教论坛,2010,26(25):37-41.
被引量:38
9
张锋兴.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体系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93-94.
被引量:3
10
张瑞.
依据职业岗位要求训练高职学生技能[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6):170-1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王家.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与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15):55-56.
被引量:3
2
苏丹丹.
高职线缆专业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3):123-123.
3
郭清兰.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分析[J]
.知识经济,2017(19):172-173.
被引量:2
4
李冬梅.
高等职业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三角关系模型构建及应用[J]
.中外企业家,2014(9X):160-16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双,张丽红.
课程“互联网+双创”的协同化革新研究——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4):110-112.
被引量:2
2
赵雪.
基于MES模式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2):216-221.
被引量:3
3
吕鲲,郑丽梅,傅典,姜亚楠,王丹.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CIPP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23(4):58-62.
被引量:4
4
王晶.
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衔接研究[J]
.科技风,2023(16):8-10.
被引量:1
5
吴玉聪.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
.智库时代,2019(41):174-174.
1
陆智良.
高职教育的生命线——特色和质量[J]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3):45-46.
2
胡生明,曾玉清.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6):55-56.
被引量:1
3
卢小平,陈佩亮.
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
.甘肃教育,2013(3):19-19.
4
刘伟娜.
河南省经管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4):83-85.
被引量:1
5
陈先进,秦姝.
课程设置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质量[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6
袁江.
成人学历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
.人人健康,2015(23):244-245.
被引量:1
7
陈德国.
职校专业课整体教学初探[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6(4):6-8.
8
费芳.
社会转型期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1):45-48.
被引量:4
9
张亦丁.
特色和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5-9.
被引量:1
10
潍坊教育学院赴福建湖南考察团.
准确定位 深化改革 突出特色 不断提高“高职”办学质量[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16(3):9-16.
科技资讯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