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唐、五代藩镇孔目官的职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五代时期藩镇孔目官随着节度使府体制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职能逐渐增强,由藩镇低级僚属过渡到高级僚属的行列,对这一时期幕职官制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
赵丹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6期55-56,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基金
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关键词
孔目官
职能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吴任臣 撰,徐敏霞,周莹.十国春秋[M]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1
2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第1至6册 卷1至卷150[M].北京:中华书局,1976:330.
3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472.
4
(宋)欧阳修 撰(宋)徐无党 主新五代史[M].
被引量:1
5
(宋)李〓等.文苑英华[M]中华书局,1966.
被引量:1
6
(后晋)刘(日句)等,.旧唐书[M]中华书局.
被引量:1
7
中华书局.全唐文[M]中华书局.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戴应新.
有关党项夏州政权的真实记录——记《故大宋国定难军管内都指挥使康公墓志铭》[J]
.宁夏社会科学,1999(2):69-72.
被引量:13
2
宁欣.
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6):19-23.
被引量:8
3
钱伯泉.
《唐建中伍年孔目司文书》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5(3):44-50.
被引量:3
4
严耕望.《唐代州府僚佐考》,载《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
被引量:1
5
李志刚.《唐代勾检制度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1-32页.
被引量:1
6
薄小莹,马小红.《唐开元廿四年岐州郧县尉判集研究--兼论唐代勾征制》,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15-649页.
被引量:1
7
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卷六四五李绛《论户部阙官斛斗疏》,第2895页.
被引量:1
8
李昉等编纂.《文苑英华》卷八.三李观《浙西观察判官厅壁记》,第4245页.
被引量:1
9
王珍仁,刘广堂.《新疆出土的“孔目司”公牍析--兼谈大谷探险队与旅顺博物馆之西域文物》,《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文物研究文集》,日本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西域研究会,1993年,第23-31页.
被引量:1
10
李鸿宾.
唐末的形势与党项势力的崛起[J]
.宁夏社会科学,2009(2):96-10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杜文玉.
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J]
.文史哲,2014(5):95-105.
被引量:10
2
吴小龙.
唐宋时期党项夏州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嬗变——以《夏州节度押衙曹公墓志》为中心[J]
.宋史研究论丛,2022(1):319-33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陈俊达.
辽代节镇使府文职僚佐考[J]
.辽金历史与考古,2020(1).
2
杜文玉.
试论唐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鉴戒[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4):5-12.
被引量:4
3
陈俊达,杨军.
辽代节镇体制与地方监察[J]
.江西社会科学,2017,37(11):144-154.
被引量:10
4
宋平.
唐中后期节度观察使的司法权及运作问题研究——以敦煌写本《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为起点的考察[J]
.敦煌研究,2018(5):92-100.
被引量:2
5
陈鹏.
辽代地方监察体制研究[J]
.史学集刊,2019(4):61-70.
被引量:3
6
杜文玉.
宋承唐制还是五代之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5(3):75-87.
被引量:3
7
黄开心,张卫东.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动态,2023(3):80-85.
8
贾淋婕.
侵夺或取代:藩镇层级所见唐中后期观察使与刺史的政治互动[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38(8):73-81.
9
赵耀文.
碑铭与史传:五代武将西方邺的生前事与身后名[J]
.宋史研究论丛,2024(2):136-166.
10
吴宇翔.
唐代市舶使吴德鄘墓志考释[J]
.岭南文史,2016,0(4):36-40.
1
林校生.
西晋八王僚佐幕职里贯辑考[J]
.北大史学,1999(1):14-36.
被引量:1
2
林校生.
桓温幕府职能事功剖说[J]
.北大史学,1997(1):33-44.
被引量:2
3
吴斌.
从《三国志》看魏晋幕僚机制[J]
.秘书之友,2004(5):33-34.
4
方建春.
唐代使府幕职概说[J]
.固原师专学报,2006,27(5):51-57.
被引量:3
5
王文.
从古代智囊中汲取智库建设的营养(下)[J]
.对外传播,2016(6):38-39.
6
潘欣欣.
戎幕引英宾——唐中后期文人入幕之风[J]
.文化学刊,2015(5):205-207.
7
关晓红.
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J]
.历史研究,2006(5):88-103.
被引量:23
8
蒋韶.
廉政与戒石[J]
.文史杂志,1990(3):19-19.
9
赖瑞和.
论唐代的检校郎官[J]
.唐史论丛,2008(1):106-119.
被引量:1
10
赤军.
忍者秘闻录 [第三回]神秘的"影之柳生"[J]
.少年人生,2005(3):126-128.
黑龙江史志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