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庇古税”、排污权交易与我国污染治理——分析中国污染问题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学术界提出运用庇古税、排污权交易治理我国的污染,然而这些措施基本上没有遏制我国污染加剧的态势。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文认为污染问题是"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参与者竞争环境资源使用权的结果,最后指出规范政府的行为、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治理污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
郑周胜
李大玮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污染
庇古税
排污权交易
地方政府
分类号
F019.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1
谭泰乾.
治理环境污染的税收与政府管制比较研究[J]
.企业经济,2006,25(6):146-148.
被引量:2
2
高涛.
污染治理对策研究——以大气治理为例[J]
.生态经济,2009,25(2):165-168.
被引量:4
3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被引量:3
4
奥尔森.苏长和译.权利与繁荣[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被引量:2
5
Bisot. M. and Child. J. "From Fiefs to Clans and Network Capitalism: Explaining China's Emerging Economic Orde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4):600- 628.
被引量:1
6
郑周胜,周俊仰.政府悖论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分析[A].区域经济论丛(10)[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40-249.
被引量:1
7
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刘晶.
灾害频发后的中国抉择[J]
.经济,2005(10):48-49.
被引量:2
2
安东尼·B·阿特金森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 蔡江南 许斌 邹华.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被引量:3
3
哈维·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7
4
朱珊,邵军义.
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08,24(3):137-139.
被引量:10
5
郭佩霞,朱沙.
治污手段的经济学分析与启示[J]
.生态经济,2008,24(4):67-70.
被引量:3
6
张燕,张倩,张洪.
“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
.电力环境保护,2002,18(2):55-5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
1
赵华,贾丽娜.
审计利益相关者:互动关系与治理机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5):16-22.
被引量:18
2
高嵩.
试析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发展及其局限性——基于对马克思相关观点的理解[J]
.经济经纬,2008,25(4):8-11.
被引量:1
3
林燕.
征地制度评价:合利性、合理性、合法性[J]
.农村经济,2009(3):35-38.
4
郭敬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7-268.
被引量:1
5
刘生旺,陈鑫.
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制度约束[J]
.税务与经济,2010(5):63-70.
被引量:2
6
吴松飞.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的视角[J]
.企业经济,2010,29(10):56-59.
被引量:4
7
杨文培,李静.
大气治理模式创新初探[J]
.改革与战略,2014,30(12):41-45.
被引量:1
8
陈敏君.
大气污染防治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J]
.商情,2015,0(2):316-316.
9
陈璟.
交通运输规划转型探讨[J]
.综合运输,2015,37(3):9-12.
10
尹长海.
詹姆斯·布坎南政治规则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31-35.
同被引文献
45
1
涂正革,邓辉,谌仁俊,甘天琦.
中央环保督察的环境经济效益:来自河北省试点的证据[J]
.经济评论,2020(1):3-16.
被引量:51
2
曹明德.
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
.法律科学,2004,22(4):100-106.
被引量:58
3
张文松,郭广珍.
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初探及其经济学分析[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9,16(4):77-80.
被引量:5
4
刘学敏.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31-133.
被引量:20
5
李挚萍.
20世纪政府环境管制的三个演进时代[J]
.学术研究,2005(6):72-78.
被引量:25
6
谢创丰.
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发展,2006,6(1):29-33.
被引量:6
7
赵红梅,孙米强.
长江三角洲环境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1(5):36-38.
被引量:3
8
梁丽娟,葛颜祥,傅奇蕾.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4):49-52.
被引量:68
9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被引量:18
10
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8
1
王怡.
环境税的法律博弈论分析——以企业排污治理为例[J]
.兰州学刊,2013(9):150-154.
被引量:1
2
窦金鑫,葛颜祥.
企业环境管理中政府和企业作用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2013,5(6):5-10.
3
窦金鑫,葛颜祥.
企业环境管理中政府和企业作用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146-149.
4
关华,齐卫娜,王胜洲,张云.
环境污染治理中企业政府间博弈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4,28(6):72-75.
被引量:8
5
李玉萍,李婷.
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风险博弈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34(5):28-31.
被引量:2
6
胡雪萍,梁玉磊.
治理雾霾的政策选择——基于庇古税和污染权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8):220-226.
被引量:6
7
顾锋娟,胡楠.
基于外部性理论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改革创新思路——以环境治理为例[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38(4):124-128.
被引量:1
8
姚保帅.
山东省水污染治理有效性分析——基于排污市场均衡效率的比较[J]
.现代营销(下),2023(4):98-10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王锐,申远.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治理机制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1):45-47.
被引量:5
2
魏吉华.
基于政府企业博弈分析的环境治理激励机制设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4(2):81-86.
被引量:4
3
王刚,张霞飞.
海洋环境风险:概念、特性与类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2.
被引量:5
4
董锁成,于会录,李宇,李泽红,李飞,李富佳.
中国工业节能: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6):27-34.
被引量:10
5
顾倩倩.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投机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
.管理观察,2016(31):29-31.
6
刘素霞,朱英明,杜宽旗.
环境污染治理中企业、政府及环境非政府组织三方博弈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39(5):574-577.
被引量:11
7
李洁,申俊龙,David Qian.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与模式分析[J]
.中草药,2017,48(10):2153-2158.
被引量:10
8
王腾飞,马仁锋.
博弈论视域长三角港口群双港口合作策略稳定性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37(5):1-10.
被引量:5
9
周利敏,马语若.
“公私协力”、环境污染及雾霾灾害的治理[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7(2):31-45.
10
孙少芹,邢戬.
环保税开征下的政府补贴和企业行为再选择[J]
.经济与管理,2019,33(5):87-92.
被引量:9
1
宋磊.
被忽视的政治逻辑和管理实践——对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的再反思[J]
.文化纵横,2016(6):58-63.
被引量:10
2
葛传红.
“金砖国家”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一个基于文献的分析[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1(1):93-120.
被引量:2
3
王坚峰.
产权重组:历史、问题与推进策略[J]
.华东经济管理,1995,9(5):6-7.
4
陈家喜,黄卫平.
深圳经济特区政治发展30年:进程与逻辑[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4):26-29.
被引量:2
5
袁久红.
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论与实践逻辑[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0):13-16.
6
徐湘林,李国强.
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J]
.经济体制改革,2007(6):18-24.
被引量:11
7
毛寿龙.
政府改革:组织、职能与政治逻辑[J]
.商务周刊,2003,0(8):55-55.
被引量:5
8
叶国文.
从非均衡到均衡:当代中国发展的政治逻辑[J]
.观察与思考,2013(2):16-21.
被引量:1
9
刘元贺,孟威.
中国经济改革前后三十年的内在政治逻辑——从谢淑丽的解读谈起[J]
.社会科学论坛,2012(8):204-213.
被引量:1
10
柳建文.
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政治逻辑[J]
.珠江经济,2007(5):14-22.
被引量: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