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祛风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复制脑出血大鼠模型,探讨祛风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祛风法可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缩小血肿区毛细血管间隙的平均面积,保护脑神经细胞的损害、提示祛外风可熄内风。证实祛风法可用于出血性中风的治疗。
作者
叶映月
尚锦秀
机构地区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1283-1284,共2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祛风法
脑出血
实验研究
中风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77.733.4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55.20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1
郑富盛著..细胞形态立体计量学[M],1990:249.
2
包新民,舒斯云著..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1.
3
贺石林.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第1版)[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55.
被引量:1
4
何光明.
中风病因病机的探讨[J]
.陕西中医,1989,10(9):405-406.
被引量:2
5
黄淑纪.治血先治风理论及临床探讨[J].中医杂志,1997,38(1).
被引量:1
6
袁绍纪,张福洲,徐兴钊,张叔辰,朱诚,陈柏林.
大鼠急性创伤性脑水肿模型的光镜和电镜改变[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1,12(6):515-51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袁绍纪,上海医学,1989年,12卷,276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杨立斌,余新光,荆俊杰,林欣.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5):452-454.
被引量:21
2
张新庆,程爱国,庞琳.
急性实验性脑外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观察[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1(3):177-179.
3
曾锦旗,金益强,陈泽奇.
脑溢安颗粒剂治疗出血性中风大鼠的实验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20(4):353-356.
被引量:24
4
何光明.
治疗急症的新思路——发展中的内风学说[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58-259.
被引量:1
5
叶映月.
小续命汤对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及水肿区脑组织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99,24(S1):7-8.
被引量:5
6
陈火明,邹咏文.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改变[J]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2):90-91.
被引量:18
7
杨立斌,余新光,荆俊杰,林欣.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
.解放军检验医学杂志,2003,2(1):37-40.
同被引文献
56
1
周岳君,姚海清.
中风病因学探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24-26.
被引量:8
2
郑国庆.
风药是治疗血证新的切入口[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1):8-10.
被引量:7
3
陆志强.
脑血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2例对照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405-407.
被引量:16
4
郑娟,崔桂云,时宏娟,刘永海,张尊胜,葛巍,沈霞.
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及其与凝血酶关系的研究[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2):108-110.
被引量:2
5
王康锋,张洪斌.
中风病外风说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02-104.
被引量:12
6
赵青春.
祛风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体会[J]
.国医论坛,2000,15(2):16-16.
被引量:8
7
冯学功,邵念方.
祛风药在中风治疗中的运用[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2):22-24.
被引量:12
8
李涛,周绍华.
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8例[J]
.中医研究,1995,8(3):21-22.
被引量:14
9
刘敏,王庆国.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史略[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252-253.
被引量:17
10
孙爱续,王秀荣,高晓山.
三生饮的组方配伍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6):19-2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王康锋,张洪斌.
中风病外风说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02-104.
被引量:12
2
郑国庆,王艳,王小同.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54-57.
被引量:3
3
罗家祺,胡慧菁.
中风“外风”学说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7-9.
被引量:4
4
蔡林.
逐瘀安脑丸对模型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2009,20(27):2104-2106.
被引量:2
5
唐贤彪,谭子虎.
中风病“外风”“内风”学说的沿革[J]
.河南中医,2013,33(4):615-616.
被引量:8
6
张晓阳,陈辉.
祛风药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现状[J]
.中医药学报,2002,30(5):54-55.
被引量:3
7
赵树廷,任平治.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治则略论[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7):414-415.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马友合.
自拟心痛方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84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06,25(5):282-283.
被引量:2
2
余颖.
祛风药的临床应用[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3):197-198.
被引量:2
3
焦久存,周贵福,牛玉国.
脑梗塞中医病因病机“外风”论之古今[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8-19.
被引量:2
4
赵正孝,彭坚,吴娅娜.
从外风论治中风病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J]
.医学与哲学(A),2009,30(9):62-63.
被引量:8
5
张云玲.
老年缺血性中风证型及部分相关因素研究近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09(12):86-88.
6
陈根成.
从“外风”致病性谈益气活血法预防中风[J]
.甘肃中医,2010,23(7):1-2.
被引量:3
7
吴林,郑福奎,陈炜,李娇.
名老中医吴子辉治疗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34-235.
被引量:3
8
唐贤彪,谭子虎.
中风病“外风”“内风”学说的沿革[J]
.河南中医,2013,33(4):615-616.
被引量:8
9
周永富,杨雪梅,王美华.
中风病之病因与论治[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65-67.
被引量:2
10
孙萌,李园白,杨阳,连超杰,李萌,曹存根.
中风方剂数据初步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12-16.
被引量:6
1
郝铁来.
新型汤剂代替传统汤剂的可行性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6):12-13.
被引量:1
2
张晓彤.
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0例[J]
.陕西中医,2008,29(6):710-711.
被引量:20
3
杨浩,王磊,魏景莉,初雪莲.
细辛替代吗啡镇痛可行性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研究,2010,23(7):568-570.
被引量:16
4
陈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17-217.
5
王蔚,杜渊,白雪,杨思进.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2016,39(6):67-70.
被引量:2
6
刘芳,邹伟,张国威,尼泽荣.
针刺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46-49.
被引量:9
7
刘伟民,寿志南,杨晓武.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2):13-14.
被引量:6
8
杨云芳,白雪,江云东,杨思进,张德绸.
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964-965.
被引量:8
9
杨云芳,黄江,白雪,杨思进,潘洪.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Bax 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J]
.四川中医,2013,31(11):44-47.
被引量:4
10
刘淑霞,高军宁,李晓斌,徐雪,任慧峰.
黄竹清脑颗粒对痰热腑实证脑出血大鼠血浆CCK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5):81-83.
被引量:5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