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种PICC置管途径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30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plications of PICC via three different access sit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三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寻找最佳的穿刺途径。方法对292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途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贵要静脉成功率相对较高;三种途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机械性静脉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贵要静脉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三种途径置管各有优势,在穿刺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操作难度、发生并发症后的处理措施是否简便易行等进行综合考虑穿刺途径。
作者
丁东珅
机构地区
黄石市第一医院肿瘤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PICC置管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机械性静脉炎
渗血
并发症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90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04
参考文献
3
1
路云青,王作胜,薛希爱,刘霞,李益荣.
贵要静脉不同部位行PICC置管效果比较[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2):133-134.
被引量:12
2
邢红, 贾云..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的临床护理常规[M],2005.
3
钟华荪主编..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4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李秀云.
1例应用PICC导管行长期静脉化疗的护理[J]
.现代护理,2004,10(6):583-584.
被引量:12
2
董博,付能荣,王学东.
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183-3184.
被引量:15
3
郭丽娟,王立,任少林,冷云鹏.
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6.
被引量:307
4
罗奕.
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对比分析(三等奖)[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5-26.
被引量:91
共引文献
11
1
欧阳兰飞,左丹,张余,刘美珍,魏花良,陈旭琼.
实施PICC小组管理对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护理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1,18(3):30-32.
被引量:15
2
姚莉芳.
PICC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护理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1,9(9):1441-1443.
被引量:9
3
李腾,李晓华,罗梅,陈南燕.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37-3539.
被引量:13
4
罗鸣.
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18-4219.
被引量:14
5
龚萍,陈传英,孟爱凤,刘建红.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5):72-74.
被引量:21
6
王晓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及尖端位置对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0):67-69.
被引量:2
7
唐晓,李丽,王庆喜,何跃,胥丹,方朝英.
肘窝上与肘窝下两种途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10):2041-2042.
8
徐华芳,郑力,蔡立春,刘红,孙桂兰.
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
.北方药学,2014,11(1):110-110.
被引量:3
9
王璇.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50-53.
被引量:10
10
黄晓春,杨琴芳,李婧.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85-8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90
1
阙玉玲.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护理应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合并教学的探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1):213-214.
被引量:12
2
黄宏春,胡莲娜.
开展医护联合查房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9).
被引量:15
3
鱼秋玲.
赛肤润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4,19(12):40-40.
被引量:46
4
孙文彦,王秀荣,宋琦,王凯.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与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情况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9):2759-2760.
被引量:11
5
缪景霞,周瑾,钟奕,疗荣荣,张甫婷,李艳.
PICC不同置管部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0,17(2):63-64.
被引量:55
6
赵文.
超声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行上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现状[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4,2(3):189-192.
被引量:7
7
陈培红,陈玉叶.
基层医院开展PICC置管术的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17(10):192-194.
被引量:6
8
熊峥嵘,宋伶俐,傅强.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17(7):9-11.
被引量:28
9
吴丽元,文维,彭敏,巫洁.
PICC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09,16(6):73-75.
被引量:10
10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被引量:559
引证文献
30
1
文凤,唐永红,于晓莉,唐红梅,黄顺,牛小霞,张惠英,祁小宝.
肝病病人PICC置管首次换药间隔时间对其术后渗血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2):428-429.
被引量:14
2
王丽芬.
PICC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海南医学,2012,23(10):144-145.
被引量:7
3
叶连琴.
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76-77.
被引量:6
4
高玲.
经股静脉与经肘静脉PICC在危重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60-61.
被引量:1
5
王晓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及尖端位置对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0):67-69.
被引量:2
6
胡永群,刘欢,朱立珍.
早产儿PICC不同置管途径的探讨[J]
.护理学杂志,2012,27(21):54-55.
被引量:15
7
林伟芬,杨西宁,邓小娥,农美英,陈海丽.
评估在肿瘤病人PICC应用中的作用[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27(7):2253-2254.
被引量:3
8
伊秀英,洪丽君.
胃肠肿瘤患者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4):600-601.
被引量:2
9
辜霞芳.
赛肤润联合芦荟冷敷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0(9):133-134.
被引量:4
10
习永霞,张逸群,赵静玲,黄晓蓉,贺燕.
PICC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716-17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4
1
刘思妤,潘锦星.
全程精细化管理在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33):132-132.
被引量:2
2
袁雁平.
医护协同管理联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饮食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1(11):1629-1633.
被引量:4
3
陈欢.
泌尿系肿瘤患者术后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慢性病学杂志,2020(12):1919-1921.
4
黄保良.
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0(1):109-110.
5
范歆颀.
新生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临床特点及研究进展[J]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5):463-467.
被引量:8
6
杨建芬.
PICC管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
.环球中医药,2013,6(S2):74-74.
被引量:4
7
王天.
PVC防水卷材在济南鲁泉城广场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2000,31(4):252-253.
被引量:4
8
邵朝煜,伍丰莲.
实验教学中的“使用规则”与“注意事项”[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00,18(16):26-26.
9
罗红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情况分析及处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36-536.
被引量:1
10
李闽,陈冬梅,陈琴,张珊珊,张亚梅.
PICC相关静脉炎预防性MgSO_4湿热敷应用时机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809-1810.
被引量:8
1
蒙健华,谢思蓉,韦海燕.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的护理[J]
.广西医学,2004,26(6):895-895.
2
杨玲娟,邹金梅,倪雪梅,曹梅,熊玮.
三种PICC置管途径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比较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4):6676-6678.
被引量:5
3
赵许亚.
三种途径深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比较[J]
.当代医学,2012,18(19):96-97.
被引量:2
4
文燕舞,徐雪萍,钟小弟,马明慧,宋丹丹,雷伶俐,覃谦.
三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并发症比较护理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608-611.
被引量:4
5
胡敏,陈慧生,董爱红,隋爱新,尹海燕,李重伟.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06,23(8):977-978.
6
王少丹,唐平,梁彦涛,于雪芳,李鹏飞.
三种途径深静脉置管在ICU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6):48-49.
被引量:5
7
宋华,钱叶长.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3):120-121.
8
张荣兰.
三个部位动脉穿刺采集新生儿血气标本的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8):60-61.
被引量:4
9
杨湘池,刘雄钦,何劲松,侯庆荣.
肺癌肺转移的高分辨力CT表现(附33例报告)[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7):86-86.
被引量:2
10
钟华,于湘友,艾尔肯.斯依提,马龙,李莉.
不同营养途径对危重症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3):150-152.
被引量:11
护理学杂志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