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及清初学术,学界多以对理学的批判为起点,实际上,理学在清初仍然是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学术形态。康熙朝纂修《明史》时,因徐乾学兄弟条陈《修史条议》主张设立"道学传"而引发一场大的争议。此场争议实际上是朱陆之辨在清初的继续。宗朱学的张烈反对设置《道学传》,并将王阳明与陆九渊联系起来,视"陆王学"为一体加以批判;宗王学的毛奇龄则据理力争,对王烈所言"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诸问题进行逐条辨析;而黄宗羲也移书史馆加入争议,主张"一切总归儒林",试图调融朱学与王学。这场争议实际上是论辨各方对自己学术主张的申论,同时亦有争夺话语权的意味。由于引发争议,史馆最终决定不设《道学传》。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8,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