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晋义解僧人对于诗风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晋佛学兴盛,对于清谈以及玄言文学创作都产生很大影响。历来东晋诗歌研究少有从其义解僧人的政治地位角度分析对于诗歌的影响。实际上,东晋义解僧人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在其与文人相交过程中,文人多有附和于僧人的诗歌创作,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新的影响势力,影响了诗风的转变。
作者
李斯斌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9,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义解
玄言诗
石门诗
退寻
山水诗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汤用彤校释.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524,152-153,570,149,525,181.
被引量:1
2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被引量:77
3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7.
4
吕潋.中国佛教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0.
被引量:2
5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520.
被引量:1
6
王童孺校注.比丘尼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被引量:1
7
葛晓音著..八代诗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354.
8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08.
被引量:1
9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27
10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50
1
吴晟.
论联句诗[J]
.学术研究,2008(4):125-130.
被引量:6
2
郭守运,陈文丽.
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中的“朝露”意象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111-115.
3
秦秋咀.
论阮嵇乐论中的和谐理想[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71-75.
4
林宪亮.
《世说新语》文体辨析[J]
.北方论丛,2009(1):40-43.
被引量:2
5
张明明.
论《升庵诗话》对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的修正[J]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01-105.
6
韩仪.
齐梁新变的成因与本质特征[J]
.北方论丛,2009(4):21-25.
7
付善明.
《闲情偶寄》与《金瓶梅》中的女性美[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25-28.
8
禚宝斌.
竹林七贤与《文选》研究二题[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6):31-34.
被引量:1
9
刘玉叶.
中国传统游学活动与现代教育[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51-54.
被引量:17
10
王丽莎.
钟嵘《诗品》阮籍条考论[J]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35-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高政锐,张荣东.
论陶渊明与东晋诗坛的疏隔[J]
.学术交流,2010(9):159-162.
被引量:2
2
郭晨光.
东晋的玄学新义及其对玄言诗的影响[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2):33-36.
被引量:1
3
王友群.
东晋兰亭诗的题材类型及语言风格[J]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9):63-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鲜跃勇.
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诗风的“玄言”化[J]
.长城,2014,0(01X):131-132.
1
梦之仪.
陈梦家的青岛[J]
.青岛文学,2010(3):65-67.
2
温成荣.
中唐诗风的转变及其对宋诗的影响[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2):107-108.
3
李莉.
文彦博诗歌的创作风格[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15-16.
4
张立荣.
论徐铉七律诗风的转变及其诗学内涵[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4):42-47.
被引量:1
5
莫砺锋.
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J]
.求索,2001(4):105-110.
被引量:12
6
滕新才,付川江.
论王士禛三峡风物诗与渔洋诗风的转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1-4.
被引量:2
7
王域铖,徐金兰,郭辛茹,张慧玲.
从苏轼对白居易诗歌的受容与警惕看苏轼的诗风[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6):50-53.
8
刘庆霖.
诗风的转变[J]
.中华诗词,2001(1).
9
文迪义.
杜诗学的兴盛与清初诗风的转变[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9):24-26.
10
雷丽平.
论艾青诗风的流变[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2(3):63-67.
中华文化论坛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