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汉语中“我”的情态标记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在近代汉语中有情态标记功能,相应的它对后接名词的语义类型也有一定的限制。标记性"我"在表达上具有强调己方性、凸显对比性和主观认同性三种功用。标记性"我"可以分别从表人称的和表领属的"我"演化而来。
作者
姚小鹏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YY035):基于语料库的关联标记语体差异性研究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我
情态
标记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赵果.'我国'中的'我-'--兼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学习,1998,(3).
被引量:1
2
杨树达著..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23.
3
张谊生.
“一”和“该”在当代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功用与照应方式——兼论“该”与“本”在语篇中的指称纠葛[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2):81-90.
被引量:7
4
Mey,Jacob L.Pragmatics[M].Oxford:Blackwell,1993.
被引量:1
5
郑良伟编著..台、华语的接触与同义语的互动[M],1997:395.
6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49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高燕.
指示代词“本”与“该”[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5):91-93.
被引量:4
2
储泽祥.
“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
.中国语文,2001(5):411-417.
被引量:79
3
陶红印.
操作语体中动词论元结构的实现及语用原则[J]
.中国语文,2007(1):3-13.
被引量:60
4
李小军.
“该”指代义的形成及泛化[J]
.中国语文,2008(1):40-47.
被引量:8
5
司玉英.
“该人”的用法无可非议[J]
.汉字文化,2003(4):61-6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01
1
胡朗.
让步标记“当然”的形成及其动因机制[J]
.语言历史论丛,2020(2):227-239.
2
王金海,陈正武.
汉语近义组织量词的构式搭配及构式化路径分析[J]
.语言学研究,2024(1):133-149.
3
文桂芳,李小军.
“更”的连词功能来源探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12-227.
4
卢笑予,蔡黎雯.
汉语方言“过”类修正重行结构——兼论吴语“V过O”结构的形成与类型学意义[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197-215.
被引量:1
5
谈倩.
功能视角下“一天”词汇化及动因研究[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0,28(1):75-80.
被引量:2
6
徐福坤.
基于语义演变的现代汉语传承语素研究[J]
.中国文字学报,2023(1):228-238.
7
李华杰.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阐释现代汉语“看”的语法化[J]
.汉字文化,2024(13):134-137.
8
黄学斐.
新兴程度评价构式“X麻了”研究[J]
.汉字文化,2024(9):151-154.
被引量:1
9
蔡紫豪.
从量词“只”到副词“只”[J]
.汉字文化,2022(22):10-12.
10
梁永红.
语境吸收与功能扩展——“燃”“爆”用法的演变[J]
.励耘语言学刊,2021(1):203-215.
被引量:1
1
贾健春.
浅谈网络环境中英语教学的优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68-168.
被引量:1
2
余莉.
从“公示语”、“数目词”的汉英互译谈翻译策略[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7.
3
周育萍.
“红(red)”汉英文化意蕴差异及其成因[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96-97.
被引量:2
4
卞觉非.
论“汉语·文化圈”跟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1992(2):27-34.
被引量:3
5
张娟.
汉字的民族认同性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291-292.
6
鞠红.
论低调陈述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6):50-54.
被引量:7
7
孟颖.
演讲词的修辞原则及其要素[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6):74-76.
被引量:3
8
喻国英.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误区[J]
.文学教育(中),2014(10):60-61.
9
慕娅林.
浅析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用失误[J]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2):64-65.
被引量:1
10
杨琳.
浅谈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J]
.林区教学,2010(7):63-65.
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