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匈奴的生态文明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匈奴的生态文明表现为敬重自然的生态意识和根据气候变化创造伟大游牧文明。从匈奴肇始,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形成了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和意识,形成了对多种自然形态的崇拜;游牧的经营方式为以后的游牧民族所继承。其现代意义体现在,为人类留下了一个在现代社会前较好的草原生态环境;为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生态智慧;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态文明应对目前的主流文明——现代文明进行逆向传播,对全球化在内的现代性进行全面反思甚至批判。
作者 盖志毅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共6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内蒙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研究所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明"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W.施密特著,萧师毅,陈祥春译..原始宗教与神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81.
  •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M].上海.三联书店,1976.460. 被引量:1
  • 3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45. 被引量:1
  • 4林干.匈奴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9-20. 被引量:5
  • 5阿其图.论析匈奴在中国北方游牧经济文化形成中的奠基性历史贡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30-34. 被引量:6
  • 6亦邻真著..亦邻真蒙古学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934.
  • 7费孝通著..费孝通[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512.
  • 8尤玉柱,石金呜.阴山岩画的动物考古研究[A].盖山林.阴山岩画(附录二)[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 9王庆宪.匈奴史事与北方森林植被[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6):5-9. 被引量:2
  • 10拉施得.史集第1卷第2分册[M].余大钧,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9

共引文献540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