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焦虑是路遥小说创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在政治焦虑、文化焦虑与生命焦虑的复杂动态关系中,路遥的小说创作历程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三个创作阶段。在第一阶段(1973—1980)的小说创作中,政治焦虑占主导地位,且得到了强烈的艺术投射,而生命焦虑基本处于蛰伏状态,偶尔在作品中被激活。在第二阶段(1981—1984)的小说创作中,政治焦虑被文化焦虑所取代,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文化焦虑与个体的生命焦虑纠结在一起,路遥的小说因此而笼罩在精神痛苦与文化迷惘的氛围中。在第三阶段(1985—1988)即《平凡的世界》的正式创作过程中,由于路遥在理性上明确择定了传统儒家道德人格认同的文化立场,因此小说中的文化焦虑基本上被消解,但由此带来了传统伦理文化规范下个体生命焦虑的潜滋暗长。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3,共7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