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背斜带中浅层有利区带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储集层、盖层的展布特征,和控源断裂的发育特征四个方面,对登娄库背斜带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油气来源主要是该区深部烃源岩,油气成藏的主要通道为沟通浅部与深部的深大断裂,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油气运移。指出了登娄库斜带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
作者
李国一
机构地区
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第三采油厂
出处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4期42-42,41,共2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tune Magazine
关键词
有利区带
烃源岩
中浅层
登娄库背斜带
东南隆起区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华,王骏,李红雯,冉启佑.
伏龙泉——顾家店背斜带油气成藏规律[J]
.天然气工业,2001,21(3):8-11.
被引量:7
2
杨铭辉,郭力,赵洪涛,史雅丽,张坤.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储层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330-334.
被引量:21
3
陈少军,董清水,宋立忠,赵占银,丁悦宽.
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沉积体系再认识[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6):4-8.
被引量:21
4
王德海,郭峰,任国选,孟祥化,杨喜贵.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J]
.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335-339.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李春光.
试论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藏分布与形成[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3):31-33.
被引量:15
2
刘为付,朱筱敏.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演化[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44-49.
被引量:47
3
曲爱英,孟元林,肖丽华,颖秀兰,杨俊生,李臣,罗宪婴.
储层质量钻前预测方法探讨——以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94-97.
被引量:11
4
张志坚.
松辽盆地北部泰康地区高台子油层四砂组沉积微相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3):11-13.
被引量:14
5
于翠玲,曾溅辉.
断层幕式活动期和间歇期流体运移与油气成藏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2):129-133.
被引量:43
6
郭少斌.
松辽盆地东岭地区幕式成藏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2):134-137.
被引量:15
7
金晓辉,林壬子,任延广,冯子辉,宋兰斌,秦伟军.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成藏动力系统及空间分布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3):260-264.
被引量:17
8
侯启军,冯子辉,邹玉良.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390-394.
被引量:58
9
付广,刘洪霞,段海风.
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404-408.
被引量:43
10
陈昭年,陈发景.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运动学特征[J]
.现代地质,1996,10(3):390-396.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70
1
陈新军,徐旭辉,朱建辉,王果寿,纪有亮.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层序地层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5):462-465.
被引量:21
2
周荔青,吴聿元,张淮.
松辽盆地断陷层系油气成藏的分区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1):7-12.
被引量:22
3
吴聿元,周荔青.
松辽盆地主要断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分布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3):231-237.
被引量:21
4
权建平,樊太亮,徐高中,李卫红,陈宏斌.
中国北方盆地中油气运移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讨论[J]
.中国地质,2007,34(3):470-477.
被引量:34
5
黄翠叶,申维.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层断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J]
.地质通报,2007,26(7):841-848.
被引量:14
6
张新培,邓宏文,张吉昌,孙晓明.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欧-黄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3):370-376.
被引量:17
7
王恩营.
正断层力学性质的构造应力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264-266.
被引量:20
8
兰立新.
精细地震波速度模型在复杂断块油气藏中的应用——以茨榆坨油田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5):53-55.
被引量:1
9
王离迟,杨勇,洪太元,夏忠谋.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断层封闭性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41-46.
被引量:16
10
刘自亮,仲国生,李现根.
松辽盆地大老爷府油田泉四段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微相组合及特征[J]
.地球学报,2008,29(2):228-234.
被引量:19
1
郑人来,韩梦合.
浙东南隆起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
.矿产与勘查,1990(6):1-10.
被引量:1
2
马凤荣,郭巍,李松凯,张树林,王艳红.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7):125-126.
被引量:1
3
马凤荣,任虹,张树林,白连德.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6):96-97.
被引量:2
4
沟通[J]
.海洋世界,2004(8):48-48.
5
夏青松,田景春,张锦泉,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4):11-13.
被引量:33
6
丁鹏,方少文,李鹏,李祥,周彦辰,张义.
鄂尔多斯吴堡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9):192-192.
7
薛荣俊,张维刚.
浅海及港湾中浅层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方法—浅层工程地震折射波法[J]
.海洋技术,1993,12(2):43-48.
被引量:4
8
郭仁炳.
关于下扬子中北部地区晚控古储油气藏的探讨[J]
.江苏地质,1993,17(2):90-94.
9
罗笃清,云金表,李玉喜.
松辽盆地的正构造反转及其形成机制探讨[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4,18(2):17-21.
被引量:9
10
沟通无极限[J]
.海洋世界,2004(5):2-2.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