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沉脉亦主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常言浮脉主表,表证脉浮,但临床上表证初起,脉多不浮,反以沉脉多见。当然,并非表证始终不见脉浮,当外邪化热、热郁而伸时,鼓荡气血外达可见浮脉,甚至可见洪数之脉。因此,表证存在与否,不以脉浮、脉沉为据。
作者
王四平
吕淑静
李士懋
机构地区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石家庄桥西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6,共1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学术思想研究(2007BAI10B01-009)
关键词
沉脉
表证
里证
分类号
R44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姜春华.
对脉学上若干意见的探讨(三)[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20(7):32-3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8
1
张声炳.
辨证论治启示录[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5(1):32-33.
2
赵宇卫,傅骢远.
急性失血引起狗的实验性芤脉[J]
.广西中医药,1990,13(5):39-41.
被引量:2
3
赵宇卫,傅骢远.
Valsalva氏实验引起的实验性芤脉[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0,6(3):271-273.
被引量:4
4
杨运高.
仲景脉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三)——沉脉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9):13-15.
5
杨运高.
沉脉的特征、形成机制及主病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9):6-9.
被引量:2
6
肖刘成,曾思宇,陈伟业,王慧颖,谢雪姣.
《伤寒杂病论》中“大则病进”思想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10):1566-1567.
被引量:2
7
吴宇飞,王妙然,倪恬,唐威,顾继昱,王旭杰,张雪雪,张蕊,李秋艳.
通过文献回顾探讨中医脉诊中长脉和短脉的源流和变迁[J]
.环球中医药,2022,15(12):2413-2418.
8
江冬梅,于志峰.
《医原》舌诊、脉诊特色探析[J]
.河北中医,2023,45(7):1192-1194.
同被引文献
14
1
肖碧跃,艾碧琛,黄贤华.
《金匮要略》沉脉证治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2):92-93.
被引量:1
2
王强.
脉诊“举、寻、按”三候客观标准的初步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2):15-18.
被引量:3
3
唐亚平,杨宏宝,樊新荣,戴芳,朱文锋.
沉脉与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46-1047.
被引量:4
4
赵宇平,刘聪颖,王晶晶,汤伟昌.
中医寸关尺脉象与取脉压力的关系[J]
.中医杂志,2010,51(5):444-446.
被引量:11
5
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宫爱民,员凤英,洪毓键,徐琎,程亚伟,何磊,许朝霞,张艳,李延辉,杨育慈.
264名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最佳取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371-1374.
被引量:8
6
陆小左,胡广芹,秦彩红,曹宏梅,姜智浩,吴喜庆,刘强,董文军,伍喜良.
脉象的指感判别[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769-769.
被引量:4
7
费兆馥.
脉诊仪的研究现状及对寸口三部脉象客观检测的初步设想[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4):7-10.
被引量:23
8
傅骢远.
脉诊浮、沉、虚、实的客观指标探讨[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0):603-605.
被引量:8
9
王四平,吕淑静,吴中秋,李士懋.
李士懋论汗法[J]
.中医杂志,2013,54(4):283-285.
被引量:22
10
姚淑红.
浅谈《伤寒论》中的“火郁发之”[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7):1003-100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刘佳,汪南玥,于友华.
沉脉主病及标准化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16-718.
被引量:2
2
张晓雷,王玉光.
国医大师李士懋狭义汗法脉象求索[J]
.环球中医药,2017,10(1):56-58.
3
叶茂,马华.
外感表证脉象及其寒热属性辨别精要[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2):175-17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徐筱青,张培彤.
阴虚证诊断标准及其量化方法研究概述[J]
.环球中医药,2017,10(3):368-372.
被引量:4
2
黄兰英,陈静.
中医脉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3):132-135.
被引量:13
1
查文安.
对《伤寒论》所载痛证的剖析[J]
.河北中医,1984,6(4):5-6.
2
左彬荣,乐毅敏.
试论表证疼痛多营分[J]
.中医药通报,2015,14(6):39-40.
被引量:1
3
孙楠茜.
护理教学现状及发展的探究[J]
.神州,2014(18):86-86.
4
周一海.
背部两胁处胀痛是何因[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0(10):39-39.
5
胡建东,袁旭,薛鸾,孙靖,李国陵.
湿阻热郁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34-36.
6
哈孝贤,哈小博.
常见症状的辨治(三十)[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0(11):38-39.
7
马永顺.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阴虚热郁型不明原因发热37例疗效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73-874.
被引量:1
8
黎月莲.
大咯血的病因和治疗进展[J]
.蛇志,2005,17(4):254-256.
被引量:4
9
曾桂珍,叶红萍,曾桂珍,包年香.
热水加荆芥末泡足降温效果好[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01-201.
被引量:1
10
方立超.
在临床检验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50-151.
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