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结合《纲要》课程的特点,构建"1+1+5"教学模式:强调一个性质和功能:思想理论课性质和育人功能;遵循一个原则:"要精、要管用"的教学原则;优化五大教学方法。这一模式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
韩淑杰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1+5”教学模式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马小红,袁武振.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育人功能[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5):179-181.
被引量:1
2
邹鲁编.与妻书.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M].上海:民智书局,1926.
被引量:1
3
张国义,邬思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生活化探讨[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3):97-101.
被引量:15
4
李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历史人物教学为突破口[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5):75-76.
被引量:5
5
潘玲霞.
学精管用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的根本原则[J]
.学习月刊,2008(22):9-1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徐奉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非线性关系分析及对策预设[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1):59-61.
被引量:11
2
井建斌.
正确评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与李文海、张海鹏、龚书铎等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论坛,2005(5):75-82.
被引量:1
3
胡逢祥,张耕华.
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历史教学问题,2005(6):22-28.
被引量:4
4
蔡礼强.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大基本理论范式[J]
.甘肃社会科学,2006(3):119-121.
被引量:7
5
沙健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48-53.
被引量:122
6
程中原.
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J]
.高校理论战线,2007(3):29-31.
被引量:16
7
孙慧玲,索春燕.
关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解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26-28.
被引量:2
8
朱志敏.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研究,2007(5):61-66.
被引量:42
9
蓝霞芝.
从历史人物入手,还学生以鲜活的历史[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7(6):45-46.
被引量:2
10
曹景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52-53.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8
1
张国义.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1(7):62-66.
被引量:5
2
张竹云,吴九占.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价值观目标及其实现路径[J]
.黑龙江史志,2013(17):245-246.
被引量:1
3
郑小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08年研究回顾[J]
.传承,2009,0(10):88-91.
被引量:2
4
芮红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J]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6):144-145.
被引量:5
5
李忠萍.
在饱满鲜活的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育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路径探讨[J]
.世纪桥,2009(13):133-134.
被引量:1
6
林全民,张伟良.
在牢记历史中把握未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综述[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5):128-133.
被引量:2
7
付义,王国宏.
历史人物评析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功能实现上的运用[J]
.世纪桥,2011(15):95-96.
8
左伟尘,黄萼华.
我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为媒介[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5):710-712.
被引量:2
9
付义,王福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功能实现途径比较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29):195-195.
10
李恩堂.
“四步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日常教学中的运用[J]
.黑河学刊,2012(4):141-14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高开华,陈殿林,唐莉.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创新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98-101.
被引量:5
2
武星亮.
“原理”课教学方法系统构建及其重要性[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79-82.
被引量:2
3
杨志平,关桂芹.
“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86-91.
被引量:17
4
边和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性反思[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5):64-67.
被引量:23
5
王伟伟,周仲秋.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性改革与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5(11):35-39.
被引量:14
6
郭凤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03-107.
被引量:28
7
高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方法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9):42-43.
被引量:2
8
盖逸馨,田霞.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16(3):102-105.
被引量:5
9
丁俊萍.
把握“六个结合”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76-81.
被引量:26
10
柴艳萍.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115-119.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1
1
王霂凡.
“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回顾与展望[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1):41-45.
1
郑华.
新课程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42-144.
被引量:5
2
张婷婷.
基于学生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中医院校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2):8-10.
被引量:2
3
梅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下),2014(11):115-115.
4
朱慧,王保劼.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历史课程教学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15):100-100.
5
张冰.
关于上好民办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建议[J]
.时代经贸(下旬),2014(1):128-128.
6
王瑞瑞,贺庆功,唐启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路径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1):179-180.
7
杨红玲.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缺失及对策研究[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3):226-227.
8
王骁炜.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式教学的改良[J]
.学园,2012(2):16-17.
被引量:1
9
王秀英.
用动态的教学形式激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
.考试周刊,2014,0(91):167-167.
10
董杰.
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文理差异教学——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J]
.巢湖学院学报,2014,16(2):142-145.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