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异化、人际交往异化、责任意识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本体论根源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缺失,即不是把精神的崇高和神圣当作人的本质,而是把物质欲望满足当作人生目的。异化的对治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树立"美德是立身之本"的内心信念,使之形成道德自律,一是通过外在的制度约束形成道德他律。
作者
徐瑾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网络人格
人格异化
美德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2004:311.
2
张世英著..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22.
3
Jacques Maritain,The Person and The Common Good,Translated by John J.Fitzgerald,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fourth printing 1985:20.
被引量:1
4
.《论语·卫灵公》[M].,..
被引量:302
5
《论语·雍也》,中华书局1983年版
被引量:232
共引文献
459
1
柳正权.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中的法律原罪[J]
.法学评论,2004,22(4):122-126.
被引量:2
2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3
储昭华.
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究竟何在——兼论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J]
.江海学刊,2004(4):53-57.
被引量:3
4
曾琦云.
《论语》“道”论[J]
.求索,2004(8):145-147.
被引量:1
5
田海林,赵秀丽.
早期中国共产党与“非基督教运动”[J]
.中共党史研究,2002(4):37-43.
被引量:4
6
钱广荣.
孔子“轻法”的伦理辨析[J]
.道德与文明,2004(4):32-34.
7
傅道彬.
“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J]
.文学评论,2004(5):102-115.
被引量:27
8
丁四新.
论帛书《缪和》《昭力》的内在分别及其成书过程[J]
.周易研究,2002(3):44-57.
被引量:7
9
易然.
谈毛泽东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改造利用[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31-34.
10
汪志强.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影响[J]
.探索,2001(1):19-22.
同被引文献
3
1
毛为忠.
网络文化利弊谈[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3):15-18.
被引量:9
2
黄瑜.
“人肉搜索”的道德哲学反思[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123-126.
被引量:3
3
陆翠玲.
人的自由在网络时代的历史发展——对“人肉搜索”的哲学反思[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22-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双萍.
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哲学思考[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3):235-236.
1
谭君.
音乐治疗对高职生网络道德人格异化的影响初探[J]
.科教文汇,2009(24):7-10.
2
严玲.
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中人格异化的心理研究[J]
.科教文汇,2009(21):40-40.
被引量:1
3
曲凤芝,周阳.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石[J]
.现代家教,2001(11):14-14.
4
刘志春.
教育评价的哲学反思[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6):11-14.
被引量:3
5
顾利锋.
善待贪玩的孩子[J]
.宁夏教育,2009(10):78-78.
6
夏谷兰.
职业中专学生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3):104-105.
被引量:1
7
郑万众.
班级管理之我见[J]
.青年文学家,2010,0(12X):93-93.
8
赵澜波.
当代家庭教育的哲学反思[J]
.中国家庭教育,2008(2):4-7.
被引量:1
9
王凡,徐建军.
青少年的理想与网络人格中的精神飘离及救治[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1):193-196.
被引量:4
10
梁俊.
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中人格异化的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8):173-174.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