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少研究者把茅盾的《蚀》三部曲归入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恋爱"的小说类型。同样是以革命与恋爱为题材,但无论是对革命与恋爱关系的处理,还是对革命本身的象征寓意的呈现,《蚀》三部曲都显示了与蒋光慈等人的"革命+恋爱"小说不同的特征。而钱杏邨等人对茅盾阶级立场和文艺思想的批判,更呈现了《蚀》三部曲不同于蒋光慈等人作品的意识形态内涵。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期97-98,共2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基金
四川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SC09Z032)
西华师范大学校基金项目(05A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