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震预报的几种方法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地震预报的几种分类方式。分析了几种传统的通过前兆方式进行地震预报的方式以及几种新的地震预报方法,多种预报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地震预报的水平。
作者
周波
邢佑宏
机构地区
石河子市地震局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5期51-51,72,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热红外异常
地震云
磁暴二倍法
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法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王贵武,唐伶俐,姜小光.
地震预报的新方法、新途径[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2):93-97.
被引量:11
2
蒋灏,夏雅琴.
地震预报研究水平、预报方法及展望综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2):251-254.
被引量:9
3
张元生,柳钦火,郭晓.
卫星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西北地震学报,2004,26(4):357-361.
被引量:14
4
张国民,刘杰,石耀霖.
年度地震预报能力的科学评价[J]
.地震学报,2002,24(5):525-532.
被引量:50
5
陈章立,李志雄.对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考(一).2008,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刘德富.
台湾集集强震前的卫星遥感长波辐射场变异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2000,2(1):33-36.
被引量:32
2
陈运泰.
地震预测研究概况[J]
.地震学刊,1993,13(1):17-23.
被引量:27
3
丁国瑜.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J]
.地震学刊,1993,13(1):8-10.
被引量:22
4
陈一文.
中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 呼唤向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的科技创新成果[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8(2):42-51.
被引量:1
5
邓明德,崔承禹,耿乃光.
遥感用于地震预报的理论及实验结果[J]
.中国地震,1993,9(2):163-169.
被引量:65
6
徐道一,王湘南,沈宗丕.
磁暴与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探讨[J]
.地震地质,1994,16(1):21-25.
被引量:6
7
沈宗丕,徐道一.
应用磁暴月相二倍法对全球MS≥7.5大地震的预报效果分析[J]
.西北地震学报,1996,18(3):84-86.
被引量:6
8
郑兰哲,强祖基,赁常恭.
卫星热红外异常影象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21(6):665-668.
被引量:14
9
郭小军,陆虹.
地震的气象前兆[J]
.广西气象,1996,17(4):56-58.
被引量:4
10
刘德富,罗灼礼,彭克银.
强烈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J]
.地震,1997,17(2):126-132.
被引量:82
共引文献
78
1
史勇军,孙燕萍,寿海涛.
对我国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效能的X^2检验[J]
.内陆地震,2004,18(2):175-181.
2
郭晓,张元生,钟美娇.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2005,27(3):223-227.
被引量:27
3
倪化勇.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的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2):130-133.
被引量:5
4
郅熙彪,王伟策,刘强.
正三角震动阵列对地面震动目标定位研究[J]
.探测与控制学报,2006,28(4):27-29.
被引量:5
5
周龙泉,张晓东,刘杰.
基于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重复性的年度地震预测及其效能检验[J]
.中国地震,2006,22(3):311-320.
被引量:6
6
赵俊娟,尹京苑,单新建,毕波.
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J]
.灾害学,2006,21(4):24-27.
被引量:2
7
钟美娇,张元生.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热红外异常[J]
.西北地震学报,2007,29(2):137-140.
被引量:22
8
屠泓为,陆广海,孙洪斌.
用R值评分法研究青海省1990~2006年以来的地震预报效能[J]
.高原地震,2007,19(3):13-16.
被引量:5
9
Wu Zhongliang,Liu Jie,Zhu Chuanzhen,Jiang Changsheng,Huang Fuqiong.
Annual Consultation on the Likelihood of Earthquakes in Continental China: Its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Merits[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07,21(4):365-371.
被引量:6
10
辛宝恒.
1976年7月唐山7.8级地震的震前地温突升异常[J]
.华北地震科学,2008,26(1):47-5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志永.
惊心动魄的地震亲历记[J]
.国际地震动态,2005,26(2):39-41.
被引量:2
2
许绍燮.
震兆平静的再认识——海城地震30周年有感于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议论[J]
.国际地震动态,2005,26(12):14-18.
被引量:3
3
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
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J]
.华北地震科学,2006,24(2):16-23.
被引量:1
4
石益祥,李惠生.大地震预报世界性难题探源.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65248.aspx.
被引量:1
5
Geller R J, Jackson D D. 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 Science, 1997, 275 : 1 616.
被引量:1
6
http: ffwenwen, soso. com/z/q174738725, htm? sp=4136.
被引量:1
7
bbs. news. 163. com/bbs/tech06/133111840, html 2011-4-15.
被引量:1
8
新浪网:201i年3月12日:http://www.sina.com.cn.
被引量:1
9
徐道一.
为什么说大地震是有可能预测的[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52(2):43-48.
被引量:4
10
张国民,钮凤林,邵志刚.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场:2004年6级地震及其对地震物理和地震预测研究的影响[J]
.中国地震,2009,25(4):345-35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李启成.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J]
.国际地震动态,2012,33(1):8-12.
被引量:1
2
邱善文.
试论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的区别[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12-3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旭,张力文.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与应对策略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6(1):6-10.
被引量:9
1
张铁铮.
磁暴二倍法预报唐山7.8级地震[J]
.西北地震学报,1998,20(2):29-35.
被引量:8
2
范超鹏.
浅谈双峰式火山岩的分类[J]
.世界有色金属,2016,41(10S):146-147.
被引量:3
3
郭安宁,郭增建,任栋,郭志宇.
磁暴二倍法与异年倍九法相配对强震时间短临预测的震例验证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B12):152-156.
被引量:4
4
郭增建,韩延本,吴瑾冰.
磁暴二倍法预报大震的物理机制讨论[J]
.华南地震,2003,23(1):38-41.
被引量:2
5
郭安宁,郭增建,焦姣,李鑫.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J]
.西北地震学报,2012,34(1):39-43.
被引量:15
6
闫安菊,阎建国,全紫荆,高雪,牛立群,张薇.
地震相不同分类方式的作用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35(3):258-265.
被引量:3
7
赵生良,李智福,张小宏.
线状要素面化算法在GIS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8):185-186.
8
姚利青.
浅谈SPOT 2.5 m卫星影像解译的方法[J]
.地矿测绘,2011,27(1):34-37.
被引量:4
9
成永生.
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划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3):122-127.
被引量:11
10
张宇.
济阳坳陷缓坡带构造特征及分类[J]
.断块油气田,2005,12(3):22-24.
被引量:10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