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6期56-59,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同被引文献18
-
1卢锋.粮食巨额亏损的深层根源[J].调研世界,1999(3):6-11. 被引量:8
-
2王雅鹏.当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0,46(4):5-9. 被引量:1
-
3王巧军.主要产米国家进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3):7-9. 被引量:3
-
4-.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被引量:2
-
5郭庭双 王先进.建立节粮型畜牧业结构.中国怎样养活中国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6黄季Kun.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7-.经济衰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
8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植业概况.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9莱斯特·瑟罗.衰落产业.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10伍晓鹰.中国的粮食供给与需求--贸易涵义.中国粮食及农业--前景与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宋胜洲.论产业的自然兴衰与相对兴衰[J].产业经济研究,2005(5):70-75. 被引量:4
-
2肖顺武.论法律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1):26-29. 被引量:2
-
3杨作廪.我国粮食产量上新台阶的问题与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1(6):24-25.
-
4李长松,周霞.山东省粮食产量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动态关联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9(12):19-25. 被引量:2
-
5邓晶,鲁靖.论粮食政策目标导向的选择与确定——兼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构建[J].粮食问题研究,2003(2):10-12.
-
6王立全,李仪芳,史小忆.文献综述:基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61-64. 被引量:5
-
1吴子丹.中国的粮情和调控[J].粮食经济研究,2005(1):4-9. 被引量:3
-
2吕福玉,余建川.中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1):10-13. 被引量:2
-
3马有祥.对我国粮食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农村经济,2001(11):64-66. 被引量:3
-
4中国农林工会调研组.背水一战 勇辟新径——粮食过剩对国有农业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的调查[J].中国农垦经济,2000(1):9-12.
-
5陈锡文.避免反复出现“卖粮难” 关键在于注重技术进步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J].瞭望,1999(27):3-4.
-
6谭向勇,孙琛.目前粮食过剩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9,20(7):9-13. 被引量:6
-
7雷玉桃,王雅鹏.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粮食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1(2):7-9. 被引量:3
-
8林斌.粮食“过剩”≠粮食安全[J].福建粮食经济,2001(7):16-17.
-
9韩光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粮食过剩状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J].农村经济,2003(8):12-13. 被引量:1
-
10丁声俊.粮食“九连增”仍需警钟长鸣[J].齐鲁粮食,2013(1):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