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代徒手搏击史料校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古代徒手搏击术语进行详实解释与划分,并纠正其中一些乱用混用的说法,这有利于我们对我国古代徒手搏击历史进行重新认识。
作者
姜雪婷
机构地区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7,130,共7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关键词
体育史学
徒手搏击
术语
校考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司马迁著..史记 1[M],2003:230.
2
班固著..汉书1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4.
3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982.
4
顾馨,徐明校点..春秋谷梁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36.
5
翁士勋.
古代角力史料校读例说[J]
.浙江体育科学,1989(S1):47-53.
被引量:6
6
李昉..太平御览 1[M].北京:中华书局,1960:976.
7
黄聪.
“五兵角抵”考释[J]
.体育文化导刊,2005(9):75-76.
被引量:4
8
房玄龄..晋书 3[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2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袁柯.《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被引量:2
2
魏收.《魏书·乐志》[M].中华书局,1974年..
被引量:1
3
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M].中华书局,1973年..
被引量:1
4
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被引量:2
5
.《世本·张澍稡集补注本·卷一》[M].商务印书馆,1957年..
被引量:1
6
房玄龄 注.《管子·地数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被引量:1
7
班固.《汉书·吾丘寿王列传》[M].中华书局,1975年..
被引量:1
8
孙诒讓.《墨子间诂·卷六》[M].中华书局,1986年..
被引量:1
9
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天道》[M].中华书局,1999年..
被引量:1
10
司马穰苴.《司马法·定爵第三》[M].上海书店,1989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梁慧刚.
秦汉时期角抵的发展与运用[J]
.兰台世界(上旬),2010(6):59-60.
被引量:2
2
朱君梅.
《二十四史》中的角力史料小考[J]
.芒种(下半月),2013(8):126-127.
3
花家涛,戴国斌.
从角抵到中国式摔跤[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122-126.
被引量:18
4
李娜娜.
争交有“道”:宋代的相扑之术[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5):27-30.
被引量:4
5
张宇泽,刘易斯,李晓楠.
云冈学视阈下民族体育文化探析与品牌建设[J]
.武术研究,2023,8(3):104-106.
被引量:1
6
李娜娜.
中国古代摔跤新论[J]
.运动精品,2023,42(6):56-58.
7
崔乐泉,张红霞.
汉画中“两两相当”角抵图像的考释与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50(5):121-130.
8
李娜娜,杨世勇.
近40年中国古代摔跤运动研究进展[J]
.四川体育科学,2024,43(5):1-7.
同被引文献
87
1
张君贤,戴国斌.
汉唐至宋元时期的角抵竞赛文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46-156.
被引量:3
2
旷文楠.
两晋南北朝武术的娱乐性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4):16-19.
被引量:3
3
徐玉良.
清代满族摔跤的兴起及对中国摔跤形成的贡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5):41-42.
被引量:3
4
温力.
试论武术的概念[J]
.体育科学,1989,10(2):13-16.
被引量:19
5
朱道琼.
武当拳渊源初探[J]
.体育文化导刊,1991(1):39-44.
被引量:2
6
倪怡中.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摔跤[J]
.体育文化导刊,1990(1):25-26.
被引量:7
7
翁士勋.
《角力记》考释五题[J]
.体育文化导刊,1988(4):25-27.
被引量:2
8
周伟良.
八条唐代角抵史料的考辨[J]
.体育文化导刊,1986(5):25-26.
被引量:1
9
于良(王卜).
西藏古格王朝体育壁画[J]
.体育文化导刊,1985(6):2-3.
被引量:22
10
徐晋生.
中国摔跤运动史略初探[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5,2(4):34-3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胡用岗,戴朝.
春秋战国时期“手搏”的形成和发展[J]
.兰台世界(上旬),2014(10):89-90.
2
张雷.
“中国式摔跤”改名为“跤术”的构想和论证[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6):87-91.
被引量:3
3
拓万亮.
传统与现代:论中国武术技击术的源流[J]
.武术研究,2020,5(10):14-16.
4
王兴怀,赵凡,姚宏双.
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上武术发展概况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5):121-128.
5
蒋德龙,蒋愿望.
中国武术“内摶外搏”的历史本质发微——基于明中后期武术古籍的考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8):142-156.
6
李娜娜,杨世勇.
近40年中国古代摔跤运动研究进展[J]
.四川体育科学,2024,43(5):1-7.
7
刘畅,郭贤,胡加成,李俊峰.
徒手格斗对抗性项目群的总体制胜规律及动作特点的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2019,0(4):39-4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康云涛.
中国式摔跤冲抱腿技术的实战应用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2):230-231.
2
王鹏.
中国式摔跤发展现状与推广研究[J]
.动漫先锋,2020(9):124-124.
3
朱磊,苏健蛟,汤立许.
中国式摔跤发展困境与对策[J]
.体育文化导刊,2021(7):39-45.
被引量:8
1
马学智,王美玲.
散打教学三部曲[J]
.中华武术,2000(9):40-41.
被引量:1
2
夏庆宾,杜雨,王建军.
试析散打体能训练[J]
.考试周刊,2012(1):128-129.
3
王春华.
武术散打如何运用侧踹腿[J]
.少林与太极,2011(7):40-41.
4
森森.
普京的一小步,少林寺的一大步[J]
.中华武术,2006(5):14-15.
被引量:1
5
李伟.
徒手搏击的防守技巧[J]
.搏击,2005,0(3):27-27.
6
李京森.
邮票与邮资机符志混用封[J]
.中国集邮,2001,20(10):24-24.
7
陈姗姗.
对社会体育概念的界定[J]
.青海体育科技,2010(2):22-23.
8
体育酷玩[J]
.体育博览,2007(4):86-86.
9
李厚禄.
“纪念戳”与“纪念邮戳”不应混用[J]
.集邮博览,2017,0(1):110-110.
10
王昆.
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观[J]
.今日科苑,2009(18):168-168.
被引量:1
体育文化导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