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使西藏成为重要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定位,同时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本文在研究西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
作者
韩富贵
机构地区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出处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Journal of Sichuan Minzu College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模式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G1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3.
被引量:16
2
王德刚,田芸.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1):16-21.
被引量:92
3
曾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保护对策[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10(1):25-27.
被引量:5
4
刘玉清.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
.价格与市场,2003(3):24-25.
被引量:52
5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R].2010年3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徐赣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J]
.广西民族研究,2005(4):173-180.
被引量:75
2
高小康.
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J]
.人文杂志,2006(2):30-33.
被引量:15
3
王德刚,史云.
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
.旅游科学,2006,20(4):1-6.
被引量:45
4
胡绍华,阚如良,曹诗图.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特区经济,2006(9):238-240.
被引量:33
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1月3日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被引量:1
6
[美]瑟厄彼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10.
被引量:1
7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EB/OL].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4202.
被引量:1
8
Pierr.L.va.den Berghe.Introduction. Tourism and Recreated ethnicity [ J ]. Annal of Tourism, 1984, 11 : 343-352.
被引量:1
9
吴文科.以人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EB/OL].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11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60
1
杨洪吕.
文旅融合视角下非遗文旅转化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产品、场景与事件[J]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1):109-114.
被引量:4
2
吴伟泉.
乡村振兴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4):217-218.
被引量:2
3
牟宇鹏,郭旻瑞,司小雨,周玲,汪涛.
基于中国非遗品牌可持续性成长路径的案例研究[J]
.管理学报,2020,0(1):20-32.
被引量:13
4
刘金萍,贾鸿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170-172.
被引量:15
5
华春霞,贾鸿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159-161.
被引量:48
6
时吉光,喻学才.
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9-11.
被引量:50
7
张艳,花军.
论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76-77.
被引量:6
8
张博,程圩.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人文地理,2008,23(1):74-79.
被引量:133
9
李云安,谭忠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市民休闲因子[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3-16.
被引量:5
10
秦军,周建东.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J]
.规划师,2008,24(7):60-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5
1
彩云.
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3):41-43.
被引量:3
2
菅丰,陈志勤.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
.文化遗产,2009(2):106-110.
被引量:54
3
迪姆.罗仪德,饶琴,汪多维,吕东玉,王爱仪.
史密森民间生活节:公众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J]
.文化遗产,2008(3):88-90.
被引量:4
4
刘茜.
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
.西北民族研究,2005(2):179-184.
被引量:45
5
汪立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5,16(6):61-66.
被引量:54
6
彭兆荣.
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125-138.
被引量:77
7
张瑛,高云.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79-84.
被引量:62
8
周谦.
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以湖南大崇山文化生态园规划为例[J]
.中外建筑,2006(4):9-11.
被引量:3
9
彭振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6):35-38.
被引量:13
10
张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
.青海社会科学,2007(1):33-36.
被引量:127
引证文献
8
1
田磊,张宗斌,孙凤芝.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21(5):123-128.
被引量:42
2
才贝.
人类学视野下山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跨文化”表述[J]
.中国藏学,2022(5):11-21.
3
郭颖,赵晓宁.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研究综述[J]
.中华文化论坛,2012(3):91-99.
被引量:14
4
邓小艳.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22-125.
被引量:2
5
刘德龙,张兴宇,袁大伟.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以鲁南奚仲文化的保育路径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2014(3):115-122.
被引量:2
6
樊嘉禄.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J]
.黄山学院学报,2015,17(6):86-90.
被引量:3
7
张秉福.
京杭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模式研究[J]
.甘肃理论学刊,2020,0(1):103-109.
被引量:3
8
冯靖雯.
“非遗”视野下信阳民间舞蹈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路径探析[J]
.文化学刊,2024(3):21-24.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廖四顺.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J]
.社会科学家,2024(2):86-92.
2
陶寅,卢雪纯.
生活美学视域下“非遗+旅游”模式开发研究——以洛阳市栾川县为例[J]
.旅游与摄影,2023(1):65-67.
3
田磊,史冰心,孙凤芝,张淑娴,王贝贝.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3):186-194.
被引量:11
4
种海峰.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164-166.
被引量:6
5
潘长宏,沈苏彦,徐宇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2013(9):146-150.
被引量:2
6
赵小娟,谭杏,时吉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初探[J]
.统计与管理,2014(4):111-113.
被引量:5
7
宋立中.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与启示——基于近20年ATR、TM文献的考察[J]
.世界地理研究,2014,23(4):136-147.
被引量:39
8
洪希彦.
徽州传统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路径分析[J]
.科技视界,2015(12):137-137.
9
王春燕,王黎炜,喻晓玲.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1):112-115.
被引量:4
10
朱运海,梅丽,陈海艳.
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资源的结构、价值和开发对策[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7-15.
被引量:3
1
马宁.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28-33.
被引量:3
2
马宁.
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9-12.
被引量:10
3
西藏:旅游局多项优惠措施促冬游[J]
.中国西部,2011(1):12-12.
4
王松平.
以生态、文化为抓手“十二五”期间初步构建西藏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J]
.西藏旅游,2012(1):6-9.
5
姬梅,朱普选.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模式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51-56.
被引量:10
6
马宁.
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传承保护[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49-54.
被引量:12
7
邵卉芳.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初探——以西藏民族大学为视点[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7):15-20.
8
才仁多杰.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现状——以藏香为例[J]
.经贸实践,2016(14).
9
“走进西藏,体验更多”宣传推广活动启动[J]
.丝绸之路,2010(11):79-79.
10
“享受阳光·回归自然”冬游西藏优惠措施[J]
.新西藏,2011(1):59-59.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