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挥信息传播有利作用以促进社会稳定的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传播是把双刃剑,其可以传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内容,也可以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信息,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使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发挥信息传播的有利作用以达到促进社会稳定之目的。
作者
王雁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经贸》
2010年第20期31-31,共1页
China Global Business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社会稳定
社会媒体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玉堂,张秦.
负面影响的传播模型及实例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5):60-63.
被引量:2
2
曹英.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133-138.
被引量:29
3
王振新..网络信息传播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7:
4
邱均平,苏金燕,牛培源.
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8(5):38-40.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肖·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金初高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被引量:2
2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M].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3
贾云勇.四川大竹群体事件追记:传言未澄清公众走向失控[N].南方都市报,2007-10-14(A04).
被引量:3
4
R.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M].黄敏儿,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
被引量:5
5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45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8/1/17/104156.par.2008/1/26访问.
被引量:1
7
方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954424.html.2008/1/26访问.
被引量:1
8
姜少勇.网络舆论监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78d2b010085j6.html.2008/1/26访问.
被引量:1
9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8
10
钱真.
一起刑事案件如何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探寻暴力之源[J]
.中国新闻周刊,2008(25):24-3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48
1
吕月米.
科学发展网络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
.消费导刊,2009,0(18):53-55.
被引量:1
2
唐斌.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42-46.
被引量:13
3
郭星华,隋嘉滨.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控制[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1):16-18.
被引量:9
4
张颖.
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看群体性事件[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1):81-85.
被引量:3
5
王慧军,王有远,胡振鹏.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7):140-143.
被引量:8
6
张秦,刘玉堂.
具有阶段结构的信息传播模型[J]
.新乡学院学报,2010,27(1):13-15.
7
马映红.
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J]
.学理论,2010(18):124-125.
被引量:10
8
李丛伟.
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金华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其策略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4).
9
邱思开.
如何发挥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2):113-119.
被引量:1
10
陈岳芬.
群体性事件中信息的人际传播分析——以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2011(3):29-31.
被引量:1
1
王丰,安德鲁.梅森,沈可.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J]
.中国人口科学,2006(3):2-18.
被引量:114
2
正确使用“与国际接轨”提法[J]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3(6):15-15.
3
王得忠,陈波.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社交网络关系分析[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7):107-107.
被引量:1
4
许彩国.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的目标选择[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1-8.
5
Twitter受到财富100强欢迎[J]
.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5):112-112.
6
吕莉,倪蔚颖.
杭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10):6-8.
被引量:1
7
王子有.
潮流网站预测2011年消费趋势[J]
.今日南国,2010(24):36-37.
8
傅钧文.
中国的“入世”与外资政策──从亚洲金融危机谈起[J]
.世界经济研究,1998(6):13-16.
9
戴春红.
正确使用“经济效益”一词[J]
.广西农村经济,1994(3):52-52.
10
小康月报/聚焦港澳台[J]
.小康,2014(5):24-24.
中国经贸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