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其对于提高刑事诉讼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品质以及协调和保障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宽严相济对于刑事司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都有不同的体现。
作者
刘少军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部法学评论》
2010年第6期95-101,共7页
Western Law Review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2009sk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诉讼
具体适用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2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刍议[J]
.人民检察,2006(10S):15-18.
被引量:135
2
封利强,崔杨.
刑事和解的经验与问题——对北京市朝阳区刑事和解现状的调查[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1):108-115.
被引量:30
3
冯卫国,江献军,高艳青.
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构想[J]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5):114-118.
被引量:5
4
王利荣.
关于假释适用的若干认识[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118-121.
被引量:3
5
屈耀伦.
完善我国假释制度之建议——以社区矫正为视角[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6,21(6):21-24.
被引量:1
6
张波.
假释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一个实证的考察[J]
.法律适用,2005(11):71-74.
被引量:8
7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1
8
高铭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J]
.法学杂志,2007,28(1):2-5.
被引量:159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许利飞.
略论酌定量刑情节[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7(3):8-12.
被引量:14
2
卢建平,叶良芳.
重罪轻罪的划分及其意义[J]
.法学杂志,2005,26(5):22-24.
被引量:68
3
陈光中,葛琳.
刑事和解初探[J]
.中国法学,2006(5):3-14.
被引量:453
4
梁根林.《刑事政第:立场与范畴》.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页.
被引量:1
5
《商君书·去强》.
被引量:26
6
王亚凯,付立庆.《美国特色的严打法—加州三次打击法初论》.陈兴良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页.
被引量:1
7
(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2页.
被引量:1
8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被引量:3
9
(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被引量:1
10
(韩)金仁善.《关于韩国执行死刑的现状与死刑制度的改善方向的再思考》.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20
1
兰楠.
前置法为“刑民交叉争议案件”提供的出罪思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37-53.
被引量:5
2
黄小蓉.
量刑情节竞合适用的问题与对策[J]
.量刑研究,2019(2):83-116.
3
黄驿媚.
刑事实体辩护有效性的困境与实现[J]
.量刑研究,2019(1):140-166.
4
孙剑锋,于龙.
刑事合规视阈下打击企业行贿犯罪的法律路径[J]
.天津法学,2022,38(1):105-112.
5
应奎碧,武倩.
刑事政策视域下合理解决“校闹”之路径探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4):40-51.
被引量:4
6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侦监处课题组,周春燕,李雷,余玛丽,林一洲.
海上走私成品油、白糖类犯罪的实务问题研究[J]
.海关法评论,2020(1):165-192.
7
金鸿浩.
网络黑灰色产业链的犯罪特征与治理对策优化[J]
.刑法论丛,2021(4):1-33.
被引量:2
8
徐宗胜.
量刑基准与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J]
.刑法论丛,2019,5(2):1-28.
被引量:3
9
陈雪.
刑法正当防卫条款的判断构造[J]
.法律方法,2022(3):359-370.
10
刘亚男.
民事赔偿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适用——基于61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东南法学,2020(1):148-160.
同被引文献
11
1
查看详情,2008.
被引量:90
2
大谷实;黎宏.刑事政策学,2000.
被引量:13
3
切萨雷·龙勃罗梭;黄风.犯罪人论,2000.
被引量:1
4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一马蒂;卢建平.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2000.
被引量:1
5
麦克肯杰;吴宗宪.美国刑事司法制度,1998.
被引量:1
6
刘强.对我国限制假释之倾向的商榷,2001.
被引量:1
7
林山田.刑罚学台湾,1983.
被引量:1
8
司法部预防犯罪所.假释问题研究,2000(06).
被引量:1
9
冯涛,李荣辰.
走出我国假释率超低之困境[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95-98.
被引量:9
10
李豫黔.
改革和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理性思考[J]
.中国监狱学刊,2001,16(2):10-1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王利荣.
关于假释适用的若干认识[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118-1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冯涛,李荣辰.
走出我国假释率超低之困境[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95-98.
被引量:9
2
刘少军.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
.西部法学评论,2010(6):95-101.
被引量:1
3
杨彤丹.
减刑率高于假释率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93-96.
被引量:2
1
聂静虹.
试论构建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良性互动关系[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15(1):33-36.
被引量:8
2
徐劲.
推进政府立法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思考[J]
.政府法制,2009(1):28-29.
3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和形式[J]
.中华儿女,2003,0(2):177-177.
4
姜明生.
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J]
.中州学刊,2008(4):45-47.
被引量:9
5
陆清梓.
正确把握领导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关系[J]
.理论学刊,2001(6):30-32.
6
张冠军.
试论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
.社科纵横,1996,11(4):61-62.
7
王遇.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29):183-184.
8
鞠常庆.
刍议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J]
.魅力中国,2010,0(11X):7-7.
9
胡秀荣.
新时期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J]
.科学社会主义,2003(4):51-53.
被引量:1
10
汪皓轩.
政府创新图景中的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J]
.才智,2008,0(5):26-27.
西部法学评论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