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唐宋沉船与沿岸古文化遗存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近年来发掘出土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沉船的基本材料入手,着重论述了汴河沉船的结构特点、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比较了唐宋时期沉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最后列举了近年考古调查的沿线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
作者
张辉
宫希成
机构地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32,共9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隋唐
唐宋
通济渠
汴河
沉船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编..淮北柳孜 运河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2.
2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第136、137页.
被引量:1
3
《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页981.
被引量:1
4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M].,..
被引量:7
5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后周纪五》,中华书局,1976年,第9532、9582页.
被引量:1
6
《宋史》卷九三《河渠志·汴河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2317页.
被引量:1
7
《宋史》卷九四《河渠志·汴河下》,第2328--2334页.
被引量:1
8
《宋史》卷十二《仁宗本纪四》,第240页.
被引量:1
9
《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漕运》.
被引量:2
10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第22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李清凌.
隋唐五代时期西北的经济开发思想[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42-45.
被引量:3
2
陆晓冬.
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社会经济动因浅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6(3):170-173.
被引量:2
3
肖翔文.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12-14.
被引量:1
4
张泽咸,王曾瑜.
试论秦汉至两宋的乡村雇佣劳动[J]
.中国史研究,1984(3):3-22.
被引量:3
5
程喜霖.
对吐鲁番所出四角萄役夫文书的考察——唐代西州杂徭研究之一[J]
.中国史研究,1986(1):50-63.
被引量:14
6
金圣翰.
唐代均田制下宽乡的给田基准额[J]
.中国史研究,2003(4):85-100.
被引量:4
7
李晓.
宋朝江淮荆浙发运司的政府购买职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72-8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27
1
р.у.蒙果维,姚丹,陈磊.
东南亚缝合船初探[J]
.海交史研究,1987(1):99-110.
被引量:1
2
杨槱.
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之管见[J]
.上海造船,2005(2):31-35.
被引量:1
3
莫云.
江苏境内古代运河的变迁[J]
.江苏地方志,2004(1):29-31.
被引量:2
4
林留根.
江苏篇:面对运河——遗产廊道[J]
.中国文化遗产,2004(4):49-62.
被引量:2
5
袁晓春.
蓬莱3艘古船发掘简报[J]
.海交史研究,2006(2):1-19.
被引量:10
6
谭徐明,于冰,王英华,张念强.
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J]
.水利学报,2009,39(10):1219-1226.
被引量:41
7
殷焕良.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桦树皮文化[J]
.草原文物,2011(2):95-100.
被引量:5
8
许路.
清初福建赶缯战船复原研究[J]
.海交史研究,2008(2):47-74.
被引量:7
9
任艳,李静兰.
试论郑州地区早期运河对荥阳故城的影响[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2):125-128.
被引量:3
10
魏林.
明钞关的设置与管理制度[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9(1):94-10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赵彦志,任一龙,刘松林,夏连杰,任鹏.
隋唐大运河安徽泗县段邓庄遗址发掘简报[J]
.南方文物,2013(3):53-59.
被引量:4
2
刘海旺.
唐宋汴河形态考古学探讨[J]
.华夏考古,2016(4):108-117.
被引量:5
3
陈习刚.
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2):1-21.
被引量:2
4
马俊亚.
隋炀帝首巡扬州史事考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7-126.
5
郑贝贝,周双林,金涛.
地域视角下的古代造船捻料研究[J]
.海交史研究,2023(3):32-43.
6
官士刚.
运河沉船的考古发现[J]
.中国港口,2016,0(S1):73-78.
被引量:1
7
陈超.
安徽隋、唐、宋古运河遗址考古研究[J]
.中国港口,2019,0(S1):91-9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滕汉洋.
从"官柳"到"亡国树"--运河交通与唐诗中的隋堤柳吟咏[J]
.阅江学刊,2018,10(6):106-114.
被引量:2
2
周润山,刘海旺,朱汝生,刘昭允,郑清森,伦国龙,刘栓,孙贺,聂凡,张冬至.
河南商丘通济渠南关段遗址第二发掘区考古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19(4):97-108.
被引量:1
3
陈习刚.
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2):1-21.
被引量:2
4
陈超.
考古发现下的大运河安徽段文化[J]
.宿州学院学报,2020,35(5):10-15.
被引量:2
5
吴同.
北宋汴河、淮南运河的通航能力与漕粮定额[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5):12-24.
被引量:6
6
高逸凡,刘聪.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大运河考古工作的综述与前瞻[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14-21.
被引量:1
7
胡晓慧.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探析[J]
.收藏与投资,2022,13(5):161-163.
被引量:3
8
赵里萌.
《清明上河图》城市地理新探[J]
.宋史研究论丛,2022(1):243-264.
被引量:1
9
沙治平,达宏冰.
隋唐大运河历史价值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92-97.
10
彭位华,张满贤,李俊,林曼利,井红波.
隋唐大运河泗县段近50年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4,34(1):64-70.
1
胡天生.
略论元明以降汴水的变迁[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20-123.
2
刘海旺.
唐宋汴河形态考古学探讨[J]
.华夏考古,2016(4):108-117.
被引量:5
3
南宋运瓷船 惊现常山港——千年沉船之谜将被揭开[J]
.景德镇陶瓷,2002,12(2):45-45.
被引量:1
4
殷伯达.
水的厉害[J]
.雨花,2001,0(1):38-41.
5
陈远青.
消失的莫切文明[J]
.大自然探索,2005,24(6):68-74.
6
陈远青(编译).
消失的莫切文明[J]
.科技文萃,2005(9):145-151.
7
乔治·巴斯,龙夫.
探索黄金时代的深海宝藏[J]
.海事大观,2003(5):36-37.
8
约翰·盖伊,王丽明.
九世纪初连结中国与波斯湾的外销瓷:勿里洞沉船的例证[J]
.海交史研究,2008(2):14-26.
被引量:3
9
印度洋:19世纪沉船遗迹[J]
.大众考古,2016,0(1):9-9.
10
宋淑远.
海底寻宝开始升温[J]
.海事大观,2003(5):37-37.
中国历史文物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