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心理要素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心理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引咎辞职行为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四个稳定的道德心理要素。责任是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认识,良心是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情感,知耻是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意志,诚信是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信念。
作者
王能昌
童泽福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杂志社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6,共5页
Truth Seeking
基金
2010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引咎辞职的道德心理研究"
关键词
引咎辞职行为
道德心理
责任
良心
知耻
诚信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15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1
廖申白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91.
2
王能昌.
论作为道德自律的“引咎辞职”[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4):34-39.
被引量: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17
4
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37、139.
被引量:13
5
王能昌,岳贤猛.
“引咎辞职”的道德解析[J]
.求实,2007(11):23-25.
被引量:2
6
于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1.
被引量:1
7
费尔巴哈著..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624.
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88.
9
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被引量:204
10
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曹宝石,袁文娜.
政府官员引咎辞职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4,19(4):122-124.
被引量:7
2
高元庆.
政府道德责任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取向[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3):16-18.
被引量:10
3
王能昌.
论作为道德自律的“引咎辞职”[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4):34-39.
被引量:16
4
.我国将出台引咎辞职规定[N].南昌晚报,2004-10-23(9).
被引量: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5.
被引量:1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13.
被引量: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被引量:5
8
记者.政治和道义责任要追究[N].人民代表报.2007-06-21(1).
被引量:1
9
记者.马富才“东山再起”的背后[N].南昌晚报,2005-05-24(20).
被引量:1
10
张康之.
公共行政拒绝权利[J]
.江海学刊,2001(4):58-63.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415
1
王淑芹.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追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84-90.
被引量:9
2
铁省林.
休谟问题及其效应[J]
.文史哲,2004(5):134-141.
被引量:6
3
谢桂山.
论传统犹太教的伦理向度[J]
.东岳论丛,2005,26(1):155-160.
被引量:3
4
杨洁,郭清香.
自由主义理论立足点分析[J]
.中州大学学报,2003,20(2):7-11.
5
郝立忠.
形而上学批判[J]
.文史哲,2000(6):41-46.
被引量:2
6
郝立忠.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其时代特征[J]
.东岳论丛,2001,22(1):89-93.
7
吴涛.
大学生非法传销行为的伦理反思与道德建构[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3):33-36.
被引量:1
8
陈国威.
试论郑观应的慈善观[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3):103-105.
被引量:3
9
林奇富.
功利与习俗:契约论的挑战——大卫·休谟政治哲学析论[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3):14-17.
10
孙晓春.
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31-37.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15
1
袁贵仁.
试论人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43-52.
被引量:13
2
王能昌.
论作为道德自律的“引咎辞职”[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4):34-39.
被引量:16
3
王能昌.
道德自律——“引咎辞职”行为的动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12-15.
被引量:4
4
崔宏轶,汪皎英.
引咎辞职—看得见的政治文明[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3):24-29.
被引量:5
5
[美]西蒙 著,杨砾,韩春立,徐立.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6
王能昌,童泽福.
论引咎辞职的文化意蕴及其对策[J]
.求实,2009(12):33-37.
被引量:1
7
周霞.
公共行政变革的现实路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3):29-34.
被引量:3
8
“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尊严——心理学解读与建议”研讨会发言纪要[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27-1040.
被引量:18
9
蔡华俭,丰怡,岳曦彤.
泛文化的自尊需要:基于中国人的研究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8.
被引量:30
10
王艳萍,蒋满凤,金锦花.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防范作弊的举措[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93-9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王能昌,童泽福.
论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精神[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110-114.
2
舒首立,杨沈龙,白洁,郭永玉.
他人作弊与自己作弊:社会损失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探新,2017,37(1):48-5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窦温暖,古仕明.
四川省高职医学生自尊水平、学业成绩与学业诚信的关系[J]
.四川精神卫生,2017,30(6):556-559.
被引量:3
2
舒首立,桑青松,郭永玉,黄希庭.
作弊为什么会传染?社会损失和作弊态度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6):664-671.
被引量:7
3
张良志.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7,0(8):42-43.
4
张冉冉,陈永,黄列玉.
同伴关系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决策的影响:性别差异的调节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7-89.
被引量:2
5
黄凤,张莎莎,何青青.
心理特权对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2,40(3):34-37.
6
舒首立,孙婷婷,苏懿,桑青松.
出淤泥而不染:自尊的心理动力作用[J]
.心理学进展,2022,12(9):3185-3191.
1
王能昌,童泽福.
论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精神[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110-114.
2
王能昌.
道德自律——“引咎辞职”行为的动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12-15.
被引量:4
3
黄美琴.
简议“情商”的心理要素及其意义[J]
.宜春师专学报,1998,20(4):84-85.
4
陈继华.
企业家成功的心理要素[J]
.经营者,2001,15(8):30-31.
5
冯莹.
浅析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关系[J]
.心事,2014(12):192-192.
被引量:1
6
吕正韬.
“势”的核心价值在于心理制胜[J]
.理论界,2008(5):179-180.
被引量:1
7
金文.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要素[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4):179-180.
被引量:1
8
傅齐纨.
何以知而不行?——朱熹论道德失败[J]
.理论界,2016(11):26-32.
被引量:3
9
张将星.
恐怖主义定义的心理要素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51-57.
被引量:4
10
曾玲娟.
学习动机培养的心理学研究[J]
.广西教育,2008(11):13-15.
求实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