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海拔地区冬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勐海县中海拔地区主要是勐海、勐遮、勐混、勐啊等几个大坝子,属一季中稻区,海拔在1 000~1 200 m,气候温和,日照时数多,土壤肥沃,适种性广,种植业优势明显。全区共有水田面积1.53万hm2,多年来,由于地多人少,种植管理粗放,复种指数低,一年中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被闲置。近几年,
作者
张强
吴丽霞
阮志明
马成湘
机构地区
勐海县种子管理站
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勐海县勐海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5-36,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海拔地区
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
冬季
气候温和
日照时数
种植管理
复种指数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胡万里,段宗颜,陈拾华,杜彩艳,鲁耀.
云南大田不同轮作模式养分平衡现状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594-59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秦祖平,徐琪,熊毅.
太湖地区两种稻麦轮作制中营养元素的循环——Ⅱ.常规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的循环状况[J]
.生态学报,1989,9(3):245-252.
被引量:17
2
李翠萍,续勇波,李永梅,郑毅,张维理,刘宏斌.
滇池湖滨带设施蔬菜、花卉的农田养分平衡[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6):804-809.
被引量:19
3
封志明,方玉东.
甘肃省县域农田氮素投入产出平衡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52-158.
被引量:12
4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钦绳武,郑剑英,王周琼.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Ⅳ.农田养分平衡的评价方法和原则[J]
.土壤通报,1996,27(5):197-199.
被引量:80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精准化平衡施肥技术专题研究报告[R].2003.
被引量:3
6
POTASH&PHOSPHATE INSTITUTE.生长期作物地上部分吸收的养分[R].2003.
被引量:1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化肥区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被引量:3
8
曹凤进,王志进,朱建桦.
农田肥料投入监测与养分平衡分析[J]
.土壤肥料,2002(2):18-2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5
1
汤秋香,翟丽梅,雷宝坤,刘宏斌,任天志,郑洁,刘培才.
洱海流域北部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163-2170.
被引量:18
2
尤春华.
华坪县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建议[J]
.云南农业科技,2010(2):6-8.
被引量:4
3
刘应梅.
浅谈麻栗坡县发展绿肥生产的前景及对策[J]
.云南农业科技,2010(2):61-64.
4
李品汉.
冬早黄瓜—中稻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0(6):28-29.
被引量:2
5
尼玛扎西,禹代林,边巴.
饲料燕麦不同青刈期试验研究初报[J]
.西藏科技,2011(4):9-9.
6
尼玛扎西,禹代林,边巴.
饲料燕麦不同青刈期试验研究初报[J]
.西藏农业科技,2011,33(2):40-41.
被引量:1
7
刘枫,赵正雄,李忠环,高福宏,王胱霖,周桂夙,聂吉梅,彭云.
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烤烟氮磷钾养分平衡[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622-2626.
被引量:16
8
彭志红,吴义文.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壤肥力保持与建设[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16-2218.
被引量:1
9
韩霁昌,罗林涛,付佩,王欢元.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2):117-120.
被引量:20
10
汤秋香,任天志,雷宝坤,翟丽梅,胡万里,罗新华,张继宗,刘宏斌.
基于大蒜‖蚕豆间作模式环境效益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4):816-82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杨帆.
晋西北干旱区玉米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109-110.
被引量:2
2
黄福先.
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经验[J]
.科学种养,2011(1):12-13.
被引量:1
3
万纪红,赵伯福.
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5-8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周业强.
蠡玉16玉米在宣城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7):75-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养利,赵增寿,蒋芳侠,郝双奎,王慧芳.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蠡玉16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6-16.
被引量:7
1
关友胜,黎映菊.
云南省中海拔地区冬早熟玉米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0(10):8-9.
2
张仲书.
临沧中海拔地区杂交籼稻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1992(4):17-18.
3
李光宗.
中海拔地区一年两季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J]
.种子科技,2008,26(6):55-56.
被引量:1
4
罗卫昌.
中海拔地区选育穗重型粳稻品种的发展前景[J]
.云南农业科技,1996(2):26-27.
5
李明江,陈锐.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J]
.云南农业,2011(4):30-31.
被引量:8
6
王凯勤.
石屏县再生稻在中海拔“次适宜区”获高产[J]
.云南农业科技,1991(5):37-39.
7
屠林孝,季家敏,梁昌卫,谢大彤.
桐梓县稻秆潜蝇发生与防治[J]
.植物医生,2003,16(2):16-17.
被引量:1
8
李丽华,陶永周,王文梅.
2011年云南省玉米高产潜力施肥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3):38-38.
9
康红军.
浅谈水田在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发展状况[J]
.中国科技博览,2013(35):263-264.
10
王继明,徐立辉.
浅谈水田在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发展[J]
.中国科技博览,2011(25):251-251.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