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机制探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承载者,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传承人认定、保护和监管机制,对传承人进行有效认定,保障其合法权益,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
叶盛荣
机构地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法律机制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2
1
冯彤.
日本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J]
.民族艺术,2010(1):13-22.
被引量:19
2
刘锡诚.
传承与传承人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24-36.
被引量:22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萧放.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
.文化遗产,2008(1):127-132.
被引量:114
2
文化厅网页http://www.bunka.go.jp/bsys/.
被引量:1
3
陶立瑶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
4
http://ja.wikipedia.org/wiki/资料制作.
被引量:1
5
伊东勉.《培养绫子舞传承人的历程》[J].文化厅月报,.
被引量:1
6
吴德铎标点,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7
文化进化论[M].
被引量:1
8
冯彤.
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体系下“和纸”的技艺传承[J]
.中国文化遗产,2008(2):84-8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39
1
郭恒,邹阿玲.
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藏族口传文化——以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发展为中心[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3):112-125.
2
杨志敏.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方式与价值——以福州市“非遗进校园”为例[J]
.郑州师范教育,2023,12(5):85-88.
被引量:4
3
谢苏立.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0):242-244.
被引量:3
4
张婷,丁以寿.
黄山毛峰非遗制作技艺的整体性保护路径探析[J]
.茶业通报,2022,44(4):187-192.
5
贺夏蓉.
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J]
.文化遗产,2010(3):85-90.
被引量:7
6
孙正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研究[J]
.文化遗产,2009(4):14-18.
被引量:21
7
马自欣.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
.当代经济,2013,30(19):38-40.
被引量:1
8
陈兴贵.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J]
.传承,2009,0(16):166-168.
被引量:13
9
朱元吉.
苏扇文化的传承现状与保护设想[J]
.神州,2014(18):31-31.
10
李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声音保护[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8):196-20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3
1
陈秀梅.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
.福建艺术,2008(5):37-39.
被引量:9
2
萧放.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
.文化遗产,2008(1):127-132.
被引量:114
3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4
苑利.
《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3):13-18.
被引量:39
5
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被引量:359
6
刘锡诚.
传承与传承人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24-36.
被引量:224
7
苑利.
从日本韩国经验看中国戏曲类文化遗产保护[J]
.艺术评论,2007(1):62-63.
被引量:16
8
宋兆麟.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J]
.西北民族研究,2007(1):135-137.
被引量:5
9
齐爱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J]
.电子知识产权,2007(6):19-22.
被引量:45
10
高小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J]
.探索与争鸣,2007(7):61-65.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5
1
陈静梅.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7-84.
被引量:35
2
秦丽媛,王云庆.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2(4):22-23.
被引量:4
3
文永辉.
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保护存在问题及制度完善——基于对贵州的田野调查[J]
.广西民族研究,2013(1):189-194.
被引量:11
4
钱梦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下)[J]
.非遗传承研究,2018,0(2):19-26.
5
东宇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
.贵州民族研究,2022,43(3):89-95.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熊威.
身份叠合:理解“非遗”传承人的新路径[J]
.华中学术,2020(4):223-232.
2
丁晓梅,耿卓明,姬林燕,夏曼.
云南罗平县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
.考试周刊,2013(80):18-19.
被引量:2
3
施增菊.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0):244-245.
4
郑晓幸.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养老问题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2014(1):5-12.
被引量:1
5
姚磊.
国内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J]
.广西民族研究,2014(5):117-126.
被引量:19
6
王书彦,韦启旺,张英建,周建,崔雪梅,杨万林.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23-27.
被引量:23
7
杨征.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J]
.云南社会科学,2014(6):89-93.
被引量:21
8
高慧玲,秦莹,李昶罕.
“非遗”视角下的技艺传承人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以云南省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30-33.
被引量:8
9
葛丽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左权将军虎的传承研究[J]
.贺州学院学报,2015,31(3):98-102.
10
李祎,龙则灵.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立探析[J]
.兰台世界,2016(9):53-55.
被引量:1
1
李芳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8-59.
2
韩雪冰.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问题[J]
.辽宁经济,2011(7):80-81.
被引量:1
3
陈恩清.
经济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温州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09,24(11):106-108.
4
刘壮.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价值[J]
.民族艺术,2010(2):6-12.
被引量:5
5
吴安新,朱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刑法保护问题[J]
.兰州学刊,2010(12):109-112.
被引量:11
6
周丽,吴忠奇,李华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命健康权的刑法保护[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5):136-136.
7
郭理蓉.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法保护及其完善[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9-12.
被引量:4
8
徐辉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机制探讨[J]
.理论导刊,2008(1):91-94.
被引量:19
9
李姿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地位[J]
.魅力中国,2011(17):145-145.
10
刘云.
“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在京颁发[J]
.中华魂,2013(12):33-34.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