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与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改革的主要目标,行政问责事件频频出现于媒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完善行政问责制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本文从问责制建设入手,结合问责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行政问责制的主要路径。
作者
周玲
员智凯
机构地区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9,共3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民主政治
政府
问责制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刘军宁.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问责制[EB/OL].(2004-05-13)[2007-04-19].http://news.sina.com.cn/c/2(K)44)5-13/16593222260.shtml.
被引量:3
2
王学军.
论我国政府问责制之现实困境以及出路[J]
.理论与改革,2005(1):63-66.
被引量:32
3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65.
4
姚轶蓉.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反思与构建[J]
.前沿,2005(9):152-155.
被引量:7
5
张创新,赵蕾.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初始建构与效能提升[J]
.探索,2004(5):44-47.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毛寿龙.
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J]
.浙江学刊,2005(1):45-49.
被引量:111
2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3
3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被引量:2
4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60.
被引量:4
5
刘素华.政府问责制与官员任职理念[N].参考消息,2004-08-19.
被引量:2
6
郭光东."问责风暴"背后的制度四问[N].南方周末,2004-07-08.
被引量:2
7
.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13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
被引量:49
9
杜钢建.走向政治问责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05-26.
被引量:10
10
道格拉斯·G·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5-1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8
1
孔凡河,刘渝梅.
责任政府语境下的行政问责制常态化探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1):62-66.
被引量:4
2
张永林.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化成因探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8(5):89-90.
3
孙台维.
我国政府善治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08(3):23-24.
4
王蓉.
我国官员问责制建构的几点设想[J]
.法制与社会,2006(20):143-144.
5
周艳华.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及其发展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30-32.
6
吴秀荣.
“问责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14(5):61-63.
7
陈粟裕.
中国行政问责制可操作性研究[J]
.传承,2010(15):78-79.
被引量:3
8
刘厚金.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
.学术论坛,2005,28(11):40-44.
被引量:54
9
宗钱,丁美琴.
建构政府问责制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2):58-60.
被引量:14
10
沈蓓绯.
全面提升官员问责制效能的对策研究[J]
.理论探讨,2006(3):162-16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6
1
史辉.
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措施[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6):117-120.
被引量:10
2
[美]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
被引量:233
4
戈登·塔洛克著,李政军译.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9-70.
被引量:1
5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9
6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被引量:37
7
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H}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8
文正邦.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M]{H}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9
丁社教.
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8(2):37-40.
被引量:5
10
孔祥利,郭春华.
试论异体多元行政问责制的价值理念及其建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4):112-11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张宗贺.
完善行政问责机制的理性思考[J]
.中国外资,2013(16).
2
袁鸿鹏.
反腐败监督中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7.
被引量:2
3
方宏杰.
我国行政问责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50-51.
被引量:2
4
李峰涛.
新闻传媒监督行政问责问题的思考[J]
.中国报业,2012,0(10X):116-1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雅卿.
我国行政问责制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管理观察,2012(21):178-178.
2
郭丹.
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9):30-32.
3
吴安青,王延吉.
激励悖论对串通投标规制的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6):260-264.
被引量:3
4
贺鹏皓.
谁来监督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研究[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3,45(2):42-53.
被引量:1
1
吴玲琍.
试论《村委会组织法》修改的对策与思考[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100-101.
2
吴广才.
巩固和加强执政党阶级基础问题的对策与思考[J]
.东北史地,1996,0(6):5-8.
3
高劲松,李金英,马德有,郑世成,孙伟林,钱先文,王宗文,王珂,凌玉祥,马魁,蔡志强.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与思考[J]
.理论视野,2009(9):42-45.
4
罗华锋.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对策与思考[J]
.行政法制,2000(4):4-5.
5
顾戛良.
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思考[J]
.前沿,2001(1):20-22.
被引量:2
6
叶福林,张敏明,唐国瑶.
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的调研[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33-36.
7
安平.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5):27-29.
8
粟登亩.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S1):65-66.
9
杜丽荣.
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执行力的对策与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3(20):195-195.
10
潘晓.
预防涉法信访问题的对策与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6):210-210.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