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用技术转移体系与实现机制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转移是技术社会应用的一种基本形态。鉴于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对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技术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体系及实现机制。提出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对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
邵昕
机构地区
江苏科技大学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2期I0123-I0124,I0126,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国防军工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体系
技术转移机制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佟晶石.
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与自主知识产权[J]
.中国软科学,2003(1):113-116.
被引量:31
2
赵顺龙,张艳君.
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123-126.
被引量:7
3
Pien Wang,Tony W.Tong and Chun Peng Koh.An integrated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MNC parent to China subsidiary[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4,39(2):168-182.
被引量:1
4
阮汝祥.
军民技术转移与共享的国防科技创新战略[J]
.国防技术基础,2007(1):29-32.
被引量:9
5
唐晓斌.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84-186.
被引量:8
6
田申荣.
技术转移要素初探[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35-238.
被引量:8
7
夏守军,李柏洲,唐文献.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国防军工技术转移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5):89-9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刘涛,陈忠,陈晓荣.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
.系统工程,2005,23(6):1-7.
被引量:147
2
王波,任利成,韩树荣.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构建[J]
.管理观察,2008(5):35-37.
被引量:1
3
邓丹,李南,田慧敏.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NPD团队交流网络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83-86.
被引量:35
4
田申荣.
技术转移要素初探[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35-238.
被引量:8
5
傅正华,林耕,李明亮.
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2006(2):23-27.
被引量:20
6
李金华,孙东川.
复杂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99-102.
被引量:63
7
邓丹,李南,田慧敏.
加权小世界网络模型在知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4):62-66.
被引量:28
8
李红,孙绍荣.
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4):52-55.
被引量:4
9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74
10
COWAN R,JONARD N.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Control,2004,28(8):1557-157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0
1
王树新.
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与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130-133.
被引量:2
2
邵莉莉,黄凯.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66-68.
被引量:4
3
邵景峰,王进富,马晓红,吴生,刘勇.
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731-737.
被引量:14
4
文少保,毕颖.
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机会主义的治理[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5):63-66.
被引量:4
5
徐晔彪,徐凤菊.
浅谈知识创新与“产学研”合作[J]
.科技创业月刊,2004(7):11-12.
被引量:6
6
张伟.
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8):18-18.
被引量:5
7
原长弘.
国内产学研合作学术研究的主要脉络:一个文献述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98-102.
被引量:33
8
夏炳荣,金哲.
全面推进合作交流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读《浙江省“十一五”国内合作交流发展规划》[J]
.今日浙江,2006(21):42-44.
9
唐晓斌.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84-186.
被引量:8
10
杨得前.
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29-32.
被引量:22
1
周弢,杨旻,殷明弢.
武汉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12):11-13.
被引量:1
2
常清.
石化产品进口替代与石化产品价格改革[J]
.经济研究参考,1992(Z2):271-277.
3
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25).
4
刊中报[J]
.群众,1996(1):33-34.
5
贾新民.
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构想[J]
.科学新闻,2000(9):18-19.
6
金碧辉.
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机制浅析[J]
.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2(6):8-13.
被引量:1
7
王光辉,王祎.
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
.太原科技,2009(11):4-6.
被引量:8
8
薛合庸,刘延,田祖光.
促进石家庄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67-68.
9
许四平.
浅析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9):74-75.
被引量:1
10
高嘉社.
两用技术兴起的国际背景及其影响[J]
.未来与发展,1997,18(2):48-50.
被引量:1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