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参考文献1
1 S. Kumar,Prof. A. J. M. Boulton,H. Beck-Nielsen,F. Berthezene,M. Muggeo,B. Persson,G. A. Spinas,S. Donoghue,S. Lettis,P. Stewart-Long. Troglitazone, an insulin action enhancer, improves metabolic control in NIDDM patients[J] 1996,Diabetologia(6):701~70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1
1 杨华章,陈亮,邝建,裴剑浩,李忠文,陈红梅,廖晓征,崔炎棠.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248-250. 被引量:23
2 王树海,王文健,汪雪峰,陈伟华.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及细胞分化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926-928. 被引量:97
3 李光伟,Step.,L.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数[J] .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660. 被引量:2126
4 陈家伦.新一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阿卡波糖[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5,11(3):170-173. 被引量:53
5 池芝盛.拜糖平(Glucobay)的临床应用[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3(3):165-168. 被引量:49
6 刘国仗.胰岛素抵抗及其检测方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1):3-4. 被引量:125
7 孙子林 葛祖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9,7(1):48-50. 被引量:2
8 俞茂华 刘芳.严格控制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9,7(1):15-17. 被引量:3
9 陈Jun 朱春宝.曲格列酮在英联邦停用[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0,21(1):63-63. 被引量:2
10 马振英.医生再次保证罗格列酮的安全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27(5):320-3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1 马凌燕,李国成,黄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和临床评价[J] .广东药学,2004,14(3):69-71. 被引量:3
2 马凌燕,黄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和临床评价[J] .中国药房,2004,15(7):435-436. 被引量:17
3 刘祥秀,孔德明,张雅丽.单味中药黄芪对胰岛素抵抗并高血压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1):22-25. 被引量:39
4 刘加和,林甲宜,刘献华.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男性性功能的影响[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26-27. 被引量:3
5 林溢涛,谭嫚娜,方妙莲.黄芪并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79-80.
6 李宝瑗.格列酮类(glitazones)口服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02,14(1):2-5. 被引量:3
7 曹秀虹,赵民生,董凤英.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02,5(5):394-395. 被引量:5
8 苏日娜,邓海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进展[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18(4):366-3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1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王显.心脉病证风药分类与应用专家建议[J] .中国循环杂志,2015,30(S02):116-134. 被引量:10
2 冉秀荣.瑞格列奈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40例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54-1355. 被引量:2
3 徐飞龙,侯思恩,王临润.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 .中国药业,2005,14(2):60-61. 被引量:7
4 方素萍,周德梅,郑美华,郭莉清,庞兰,阿瓦古丽.家庭病床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索[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16-17. 被引量:1
5 袁孔现,李国忠.近两年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物应用分析[J] .安徽医药,2005,9(7):543-544. 被引量:3
6 曹卫华,郎春华,王晓玲,孙金红.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484-1485. 被引量:3
7 周军,张志建,雷小宝.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356-358. 被引量:15
8 李增英,李惠林.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概况[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70-72. 被引量:3
9 马坤,吕绍光.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49-1051. 被引量:3
10 张宇喆,吕竹芬,谢清春,申楼.罗格列酮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 .药品评价,2006,3(6):418-421. 被引量:2
1 丁禄霞.胰岛素增敏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0,21(2):93-96. 被引量:15
2 常宝成,郑少雄.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21(1):34-36. 被引量:34
3 郑茂,叶山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1):19-21. 被引量:1
4 张大卫.降糖药 新的未必比旧的好[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10):51-51.
5 巫利璇,李惠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2X):42-43.
6 王宪斌,白然,巴颖,杨郁,王浩,冯然,杜建玲,李昌臣.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及联合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疗效对比[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4):281-283. 被引量:10
7 韩慧仙,邓晗,祁兴顺.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4):642-642.
8 陈宜平.罗格列酮增加心衰及死亡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0(12):52-52. 被引量:1
9 彭绵.帕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于其降糖作用之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J]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4,25(6):287-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