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免除中低收入者的纳税义务,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重要途径。在费用扣除上,应以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支出为基准,考虑中等偏上收入户的收入水平;同时,将住房支出纳入费用扣除范围,定额扣除。从而实现对高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家庭征税,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
作者
吴菊
机构地区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84,共4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费用扣除
调节作用
分类号
F810.4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樊刚.收租、分红、减税、增加社保支出--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真正实现消费的增长[R].“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0-01-14.
被引量:1
2
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9
3
茅于轼.谁妨碍了我们致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207.
被引量:1
4
吴菊.
公平与效率视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比例税制[J]
.改革,2006(3):50-54.
被引量:1
5
杨斌.
论确定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综合费用扣除标准的原则和方法[J]
.涉外税务,2006(1):9-15.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李斌.
建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体系的设想[J]
.税务研究,2004(11):36-38.
被引量:9
2
林光彬.
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
.读书,2002(2):30-36.
被引量:43
3
杨斌.
论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综合费用扣除的国际实践[J]
.涉外税务,2005(12):7-11.
被引量:19
4
杨斌.治税的效率和公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第23页.
被引量:9
5
.新华网直播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50927/zhibo.htm,.
被引量:1
6
李实.《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天则网,2005年3月18日
被引量:1
7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差距世界最高》.中新网,2005年7月12日
被引量:1
8
张五常.《经济解释》第四章《功用的理念》,第一节《悲哀的发展》,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2年(电子版)
被引量:1
9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74页
被引量:4
10
刘遵义.《有关中国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的一些思考》[J].比较,:130-13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8
1
高波,张志鹏.
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5):19-31.
被引量:9
2
王珍.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经验及借鉴[J]
.地方财政研究,2007(1):61-64.
被引量:20
3
曲凌夫.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9,25(6):82-84.
被引量:3
4
罗昌财.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的政治经济学视角[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58-62.
被引量:5
5
陈黎明,吴伟,谢治华.
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2-85.
被引量:2
6
马福军.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应建立全国统一标准下的浮动机制[J]
.税务研究,2010(3):52-53.
被引量:19
7
罗昌财.
浅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因素[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86-89.
被引量:1
8
汤洁茵.
劳动权的税法保障——以所得税法为核心的考察[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1):35-41.
被引量:2
9
饶逸飞.
解读弗里德曼的非现实性假设[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2):76-78.
10
周敏,陈彦华.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制定是否应考虑区域差异探析——以苏南、苏北为例[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10):7-8.
同被引文献
6
1
高培勇.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被引量:4
2
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EB/OL].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11-01-09.
被引量:2
3
张丽微.
加强与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75-276.
被引量:1
4
陈建东,蒲明.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的研究[J]
.税务研究,2010(9):29-32.
被引量:20
5
曹林琳.
个人所得税征管相关问题的思考[J]
.现代商业,2010(27):162-165.
被引量:3
6
薛琼.
纵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J]
.辽宁经济,2010(9):86-8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吴菊.
对居民家庭征收房产税的时机选择[J]
.经济纵横,2011(11):69-72.
被引量:4
2
戴锋.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选择的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5(01X):82-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琪.
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12(9):260-261.
被引量:2
2
李永刚.
中国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设计研究[J]
.人文杂志,2013(12):41-46.
3
毛明清.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模式的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2014(8):60-62.
被引量:1
4
周艳.
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税改革路径选择[J]
.经济纵横,2015(11):110-113.
被引量:6
5
白彦锋,贾思宇.
基于纳税人纳税能力视角的房地产税率测算——以北京市为例[J]
.税收经济研究,2019,24(3):41-46.
被引量:3
1
杨松,代先华.
美、日、中个人所得税的比较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12(1):230-231.
2
张锐.
美国增税:真实与猜想[J]
.现代商业银行,2009(10):34-36.
3
李大明.
高收入阶层冷落保险[J]
.中国保险,2001(5):7-7.
4
从郁金香到垃圾债券投机泡沫是怎样[J]
.理财周刊,2006(8):46-48.
5
国资委:2011年部门预算住房支出8388万[J]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11(8):17-17.
6
韩韬.
房产金融创新提速[J]
.金融世界,2016,0(3):44-45.
7
叶美萍.
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基类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税收经济研究,1997,14(3):45-47.
被引量:1
8
何德旭.
10万亿储蓄的多视角分析[J]
.党政干部参考,2003,0(10):26-27.
9
林红.
对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思考[J]
.建材财会,2001(5):46-47.
10
姜爱林.
消费型增值税的涵义与基本政策框架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51-57.
被引量:2
经济纵横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