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弗洛伊德人格论看影视“新吸血鬼”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吸血鬼影片再度掀起热潮,但目前的吸血鬼影视剧集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类吸血鬼,却不再是传统吸血鬼影片中的恐怖符号,而是变得善良、忧郁、内心充满了挣扎、与人类相似的“新”吸血鬼。本文试图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吸血鬼为例,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来分析其内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及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找到他们性格的成因和受欢迎的原因。
作者
张璐璐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0-81,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吸血鬼
本我
自我
超我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25.
2
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36.
3
陆扬著..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44.
同被引文献
27
1
曾刚,朵琦.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吸血鬼电影[J]
.文教资料,2008(28):233-235.
被引量:1
2
钱云华.
吸血鬼王国和它的缔造者——安妮·赖斯及其吸血鬼系列[J]
.译林,2007(1):197-199.
被引量:5
3
姜雪,颜晓川.
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90-94.
被引量:19
4
丁杨.
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J]
.东南传播,2013(8):108-110.
被引量:2
5
曾莹.
《暮光》系列中的吸血鬼形象及其审美意义[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54-158.
被引量:4
6
李志强.
黑色“梦魇”的足迹——论好莱坞恐怖片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J]
.当代电影,2005(5):87-91.
被引量:7
7
[美]安妮·赖斯著;姜秋霞等译.夜访吸血鬼[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被引量:3
8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2.
被引量:1
9
Nye;Robert.D;石林;袁坤.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15-16161617.
被引量:1
10
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1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张彬,胡传明.
从弗洛伊德人格论看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塞尔瓦托两兄弟[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6):95-96.
被引量:4
2
高原雪,邵猛.
美国吸血鬼电影研究之文献综述[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145-146.
3
王作伟.
血的桎梏——《吸血鬼日记》人物之血的人格解读[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220-222.
被引量:1
4
杜晓冰.
解读吸血鬼文化中潘朵拉的内心世界[J]
.芒种,2014,0(10):175-176.
5
赵会婷.
《吸血鬼日记》中埃琳娜的人格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176-176.
被引量:1
6
陈卫萍.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238-239.
7
程东岳,潘纯.
解析西方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8):190-192.
被引量:1
8
占磊.
美剧《吸血鬼日记》中斯特凡的人格分析[J]
.戏剧之家,2018(5):105-106.
9
孙晓蕊,胡凡刚.
《我不是药神》的精神分析之思[J]
.戏剧之家,2020(28):149-150.
被引量:2
10
段芳芳,和根吉.
弗洛伊德视角下《吸血鬼日记》中达蒙的人格分析(英文)[J]
.青春岁月,2013,0(8):100-10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会婷.
《吸血鬼日记》中埃琳娜的人格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176-176.
被引量:1
2
陈卫萍.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238-239.
3
丁曼.
《暮光之城》中爱德华的人格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7):71-72.
被引量:1
4
秦毅,贺红岩,刘娟.
论美剧《吸血鬼日记》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J]
.长江丛刊,2017,0(11):17-17.
5
韩有为.
从符号学视域看《吸血鬼日记》的三重崇拜[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106-107.
6
彭铁,田明星.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三重人格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9):123-124.
7
董雨,钟艳萍.
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无人生还》中的沃格雷夫[J]
.艺术科技,2021,34(14):53-54.
8
国蕊.
上帝颂·造人术·吸血鬼——美国小说An Unscientific story跨文化传播中的变异与重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4):54-62.
被引量:2
1
张彬,胡传明.
从弗洛伊德人格论看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塞尔瓦托两兄弟[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6):95-96.
被引量:4
2
徐睿.
关于性格[J]
.少年文艺(上海),2011(5):116-117.
3
孙明君.
庄子哲学中的三重人格境界[J]
.齐鲁学刊,1996(5):85-90.
被引量:6
4
李瑞雪.
“灵魂马车”的隐喻与荣格的美学观[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9):104-104.
5
邱安.
红酒中绽放的魑魅——吸血鬼影片的隐喻世界解读[J]
.电影评介,2009(18):17-18.
被引量:3
6
杨涛.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浅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19-119.
被引量:2
7
刘蔚华.
二程的“理欲”观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说[J]
.文史哲,2002(3):72-74.
8
徐晶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映射下的人性——派的本我、自我、超我[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7):118-120.
9
李广友.
尴尬背后的心理探源[J]
.科教文汇,2010(31):187-188.
10
冮爱元.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看《雷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109-110.
被引量:1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