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H_1-受体拮抗剂对心脏的不良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H1受体拮抗剂作为抗过敏药已有很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第二代拮抗剂的出现,由于没有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而更受欢迎。其中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西替利嗪(仙特敏)、氯雷他定(克敏能)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在少数病例中,应用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等出现了...
作者
王仁云
谢升阳
机构地区
浙江行政学院
浙江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4-23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关键词
H1受体拮抗剂
心脏毒性
副作用
分类号
R976 [医药卫生—药品]
R961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天裘.
新一代H_1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0):462-463.
被引量:9
2
叶金朝.
药源性QT间期延长及室性心律失常[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2):82-85.
被引量:3
3
Chen Y,Clin Pharmacol Ther,1994年,55卷,146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S. Pohjola-Sintonen,M. Viitasalo,L. Toivonen,P. Neuvonen. Itraconazole prevents terfenadine metabolism and increases risk of torsades de pointe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 1993,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191~1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
1
李志平.
H_1受体阻断药的应用分析[J]
.广东药学,2005,15(5):28-30.
2
张振娟.
必须重视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伍用[J]
.实用医技杂志,1997,4(6):471-473.
3
张振娟.
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伍用[J]
.中成药,1997,19(9):21-23.
被引量:31
4
丁国华.
特非那丁的不良反应[J]
.中国药业,1998,7(7):41-41.
5
马振莲,赵炳林,李艳敏.
浅谈甘草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3):29-29.
被引量:1
6
穆维静,任晓蕾,张海英.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文献分析[J]
.药品评价,2013,10(24):28-30.
被引量:11
7
朱明久.
阿司咪唑致心律失常发作2例[J]
.山西临床医药,2001,10(5):390-390.
被引量:1
8
黄青萍.
中药药源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60-761.
被引量:4
9
冯国旗.
第2代H_1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8):1266-1267.
10
郭宪清,冯春玲,吴焕菊.
第2代H_1受体阻断药的不良反应[J]
.黑龙江医学,2004,28(3):189-190.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天裘.
新一代H_1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0):462-463.
被引量:9
2
孙良群.新型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特非那丁[J].中国药房,1991,2(5):39-39.
被引量:1
3
P,Leophonte CO 11, Allergie et Immunologie, 1984,16(3), 213-220.
被引量:1
4
叶金朝.
药源性QT间期延长及室性心律失常[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2):82-85.
被引量:3
5
吴国明,易蕾.
几种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潜在严重不良反应[J]
.中国药房,1999,10(5):227-229.
被引量:6
6
孙定人,张石革.
过敏与抗过敏药[J]
.中国药房,2001,12(5):317-318.
被引量:13
7
何进,刘皋林.
第二代组胺H_1受体拮抗剂[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6):357-358.
被引量:5
8
梁月晴,肖践丽,徐敬.
5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比较[J]
.中国药师,2002,5(6):368-369.
被引量:12
9
归成,徐红冰,席宇飞.
1999年~2001年上海市医院抗组胺药应用分析[J]
.中国药房,2002,13(9):538-540.
被引量:5
10
李怡,梁丽梅.
我院2002年心血管类药物的用药分析[J]
.广东药学,2004,14(1):45-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志平.
H_1受体阻断药的应用分析[J]
.广东药学,2005,15(5):28-30.
2
冯国旗.
第2代H_1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8):1266-1267.
1
蒋华聪,朱伟芬.
过量服用息斯敏引起室性心动过速1例[J]
.今日应用医学,1997,2(3):53-53.
2
孙殿春,郑慧哲,等.
第三代H1—受体拮抗剂现状[J]
.中国制药信息,2001,17(11):10-12.
被引量:2
3
林彤,孙建方.
咪唑斯汀的双重作用及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28(5):274-276.
被引量:2
4
孙平华,唐文生,张虎山,孙铁民.
依巴斯汀的合成工艺改进[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6):326-327.
被引量:7
5
孙澜,龚丽娟.
克敏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苏州医学杂志,1997,20(3):21-21.
6
曲秀梅,吴建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司他斯汀含量[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2):70-70.
7
药物制剂信息[J]
.辽宁医药,2006,21(4):41-45.
8
杨臻真.
选择性PDE4抑制剂Cilomilast[J]
.药学进展,2005,29(9):430-431.
9
任爽,陈笑艳,段小涛,钟大放.
高灵敏度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麻黄碱和氯苯那敏[J]
.药学学报,2006,41(2):188-192.
被引量:14
10
韩莹,陈笑艳,谢智勇,钟大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伪麻黄碱和苯海拉明[J]
.药学学报,2003,38(1):67-70.
被引量:15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