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其他社科类课程相比,高校公共理论课致力于价值引导,追求与时俱进,力求情理的完美统一。部分教师缺乏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是影响公共理论课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品质和状态的重视和激发是公共理论课中常见的现象;"重教化,轻内化",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公共理论课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惯例。为改变当前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情感缺失的现状,我们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素质、业务素质及教学艺术素质。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