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温高压下氧逸度的就位控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立了一种高温高压下氧逸度就位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中,使用了由参考缓冲剂、上部氧离子导体(YSZ)圆片、样品、下部YSZ圆片及氧库按序叠合成的圆柱状样品组合.通过在样品与氧库间施加一驱动电压,氧库中氧可被抽出注入样品或样品中氧可被抽出注入氧库,从而样品中氧逸度可独立于温度、压力得到任意甚至连续(若样品本身属性允许)的就位控制.通过测量样品与参考缓冲剂问电压,可对控制过程中样品中氧逸度及其变化实行就位监测.对控制过程中氧传输电流-时间关系的测量和分析,可为氧传输过程及样品内氧化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以Ni-O体系为样品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初步获得成功.虽然目前仅在干样品体系中实现,经相应的改进,该法可望用于湿样品体系的氧逸度控制.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4期325-33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674221) 中国台湾科学委员会基金(NSC-86-2111-M-001-02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L. Cemi?,G. Will,E. Hinz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on olivines Mg2SiO4-Fe2SiO4 under define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J] 1980,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2):95~10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