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欧阳予倩的5幕话剧《潘金莲》,是中国较早出现的一部相当成熟的话剧作品,其文学史意义体现在对"菲勒斯文化"的解构、颠覆了传统旧戏的"团圆迷信"、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借鉴题材资源、现代多幕话剧的典范等方面。
作者
任动
机构地区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欧阳予倩
《潘金莲》
文学史意义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1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上[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5:293.
2
恩格斯.致敏·考茨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
3
洪深.《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之广告[J].明星公司特刊,1926,(13).
被引量:2
4
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A].田汉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被引量:4
5
解志熙.
“青春,美,恶魔,艺术……”──唯美一颓废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1):28-52.
被引量:12
6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1919,(4).
被引量:1
7
柳亚子.发刊词.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1).
被引量:2
8
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523.
9
郭沫若.序我的诗[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被引量:4
10
鲁迅.青年必读书:应旬苠报副刊》的征求[A].鲁迅杂文全编:上编[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1926,1(1).
被引量:9
2
《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第137-138页,第1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被引量:2
3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第490页,487页,516-517页,515页.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被引量:1
4
《卓文君》[J].创造季刊,.
被引量:1
5
《王昭君》[J].创造,.
被引量:1
6
《聂姜》.《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6卷第120页.
被引量:1
7
《独清自选集》.第210-212页.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
被引量:1
8
访雯[J].小说月报,1926,17.
被引量:1
9
《<潘金莲)自序》.《欧阳予情全集》.第1卷第92页,第92-93页,第90-9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被引量:1
10
《自我演戏以来》.第7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3
1
盘剑.
《申屠氏》:思想、艺术追求与文化语境的错位[J]
.电影艺术,2006(5):21-26.
被引量:2
2
潘讯.
《鸠那罗的眼睛》的唯美主义风格[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25-28.
3
玛利安.高利克,王燕.
中西文学对峙中的颓废主义[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89-201.
被引量:7
4
马利安.高利克,吴翔宇,余婉卉,邓伟.
中国现代文学对爱情的全新书写与《雅歌》——论希伯来与中国文学的互动[J]
.长江学术,2007(4):18-26.
被引量:1
5
张丽凤.
论“寻根”思潮对当代文学的隐形创伤[J]
.德州学院学报,2009,25(3):61-66.
6
刘静.
生命的文学:郭沫若与厨川白村[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88-92.
被引量:1
7
马利安.高利克,刘燕,王璨.
公主的诱引——向培良的颓废版《暗嫩》与《圣经》中的“暗嫩与他玛”[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1(3):4-13.
8
马淑贞.
“戏曲中国”与晚清的“粉墨英雄”想象[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6):55-59.
被引量:1
9
韩彬.
歧义的“寻根”[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3):62-65.
被引量:1
10
沈后庆.
论1920-1930年代浪漫主义话剧的审美特质——融入唯美主义与“精神分析学”[J]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127-130.
同被引文献
26
1
孙伏园.
《呐喊》谈丛[J]
.鲁迅研究月刊,1999(1):33-38.
被引量:5
2
秦弓.
不能忘却的寂寞──重读《呐喊》[J]
.鲁迅研究月刊,1996(5):34-37.
被引量:4
3
董健.
论中国现代戏剧“两度西潮”的同与异[J]
.戏剧艺术,1994(2):8-15.
被引量:18
4
郜元宝.
想起了《死水微澜》[J]
.读书,2004(11):99-103.
被引量:2
5
刘传霞.
论潘金莲形象及其叙事功能在新文学中的演变[J]
.贵州社会科学,2005(3):105-110.
被引量:4
6
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17
7
胡适.《留学日记》,《胡适全集》(2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339,339,352页.
被引量:5
8
.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63
9
程俊美.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10
[美]卡伦·霍妮著,许科、王怀勇译.女性心理学[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钟铠蔚.
由潘金莲的形象塑造看社会变迁对人的认识[J]
.文学教育(中),2012(3):8-9.
2
宋剑华.
论“私奔”叙事的现代演绎[J]
.北京社会科学,2013(4):24-33.
被引量:2
3
张蒲荣.
“闷”的发现与排解:冷清之闷与郁热之闷——兼及后五四时期戏剧写作心理动力[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35(4):52-62.
4
张蒲荣.
“闷”的发现与排解:冷清之闷与郁热之闷--兼及后五四时期戏剧写作心理动力[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11):102-1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买琳芳.
新文学中的“恋爱”与“婚姻”[J]
.晋阳学刊,2015(6):29-32.
2
李世勤.
论《墙头马上》与《倩女离魂》中的私奔情节[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6):129-131.
1
鲁兵.
《潘金莲》一议[J]
.上海戏剧,1986(4).
2
钟铠蔚.
由潘金莲的形象塑造看社会变迁对人的认识[J]
.文学教育(中),2012(3):8-9.
3
刘蒙.
现代戏曲《潘金莲》的艺术探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52-53.
4
韩日新.
婚恋戏剧的嬗变──从欧阳予倩、田汉到曹禺[J]
.艺术百家,1994,10(4):90-96.
5
郭继德.
中西荒诞派戏剧之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1-35.
被引量:8
6
黄光新.
魏明伦与《潘金莲》[J]
.上海戏剧,1986(1):32-34.
7
梁秉堃.
周恩来让北京人艺停演《潘金莲》与重启《茶馆》始末[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0(5):54-55.
8
庄明峰,赵秀忠.
潘金莲[J]
.当代人,2010(4):76-78.
9
庄明峰,赵秀忠.
电视文学剧本 潘金莲[J]
.当代人,2010(9):73-75.
10
庄明峰,赵秀忠.
潘金莲[J]
.当代人,2010(10):73-75.
戏剧文学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