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共犯故意中的意思联络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共同故意是共同犯罪的主观构成基础,是由数个单独的犯罪意思倾向协调一致共同构成的独立犯罪意志,因此共同犯罪故意结构是一种复合型的独立故意,而不是数个犯罪故意的简单叠加。数个共同犯罪行为人相互影响、交换协调、统一结合意思联络过程对于共同故意的最终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同时对共同犯罪意志倾向的变动、调整始终发挥着媒介和协调的功能,以图顺合犯罪行为事态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客观情况产生的无法预期的实际需要,保障共同犯罪顺利实施达到共犯目的。共犯意思联络在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功能,应当着重研究。
作者 侯刚
出处 《理论界》 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 Theory Horiz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2]高铭喧,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2. 被引量:5
  • 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被引量:5
  • 3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67.
  • 4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3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31.
  • 5姜伟.论共同故意[J].法商研究,1994,12(4):36-41. 被引量:11
  • 6姜伟著.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420. 被引量:1
  • 7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20.
  • 8[日] 牧野英一著.刑法研究.有斐阁,1928:34. 被引量:1
  • 9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10. 被引量:1
  • 10[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10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