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鉴印度成功经验 培养软件开发人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印度的软件产业非常发达,该国的软件培训机构培养目标准确到位。我们应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培养复合型的软件开发人才。
作者
肖敏
机构地区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第9期128-129,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印度
软件开发人才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71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严正.
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9-31.
被引量:17
2
谭瑛.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7):178-179.
被引量:2
3
王长春.
印度软件人才教育 成功就这么简单?[J]
.软件工程师,2005(2):100-10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华碧云.
迅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J]
.求是,2001(16):49-52.
被引量:9
2
王长春.
印度软件人才教育 成功就这么简单?[J]
.软件工程师,2005(2):100-103.
被引量:8
3
黎海波,魏晓燕.
印度信息技术崛起的教育因素[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7):10-12.
被引量:10
4
本文的部分资料是我校1999级博士生、我国驻印度副大使宋涛同志提供的.
被引量:1
5
印度的高科技城——班加罗尔[J].中国高新区,2000,(10).
被引量:1
6
韩雪,方新.
中国软件产业差距分析和战略对策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11):10-14.
被引量:9
7
刘昌明.
印度软件业的兴起与软件人才国际化[J]
.国际人才交流,2004(6):48-5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4
1
曾建国,陈光.
中国与印度国家软件技术园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117-119.
被引量:6
2
谈大军,叶赛.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阶段性研究[J]
.商业时代,2005(15):85-86.
被引量:2
3
夏海力,廖瑛.
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对苏州市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44-47.
被引量:3
4
鞠衍清,郑波.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9-91.
5
郝晓娜,黄国青.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西安软件产业集群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6,19(2):32-34.
6
刘双云.
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34-35.
被引量:19
7
李宗璞.
谈计算机专业学生由“学校人”变为“准职业人”之道[J]
.计算机教育,2007(05X):56-58.
被引量:1
8
陈平.
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研究[J]
.商业研究,2007(11):125-128.
被引量:18
9
谭瑛.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7):178-179.
被引量:2
10
刘海玲.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58-159.
<
1
2
3
>
同被引文献
7
1
郑炜,蔡康英,周巧明.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高教探索,2007(S1):48-49.
被引量:9
2
陈志祥.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51-55.
被引量:1
3
康淑敏.
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以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J]
.外语界,2008(6):64-70.
被引量:73
4
罗凌.
基于项目驱动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13):134-136.
被引量:38
5
曾智泽.
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1(8):25-27.
被引量:3
6
朱斐.
以案例为导向的软件工程双语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11(12):70-73.
被引量:2
7
王霞.
双语在高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60-1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罗凌.
软件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和双语教学双融入教学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10):66-7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永恒,张峰,艾晓燕,李红卫,袁飞云.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指标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24):26-29.
被引量:6
2
宋雨.
以兴趣为导向的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15(3):75-79.
被引量:4
3
李志军,钟明辉.
以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2020(39):153-155.
被引量:1
1
张昕,魏玲,佟超.
校企共育软件开发人才质量跟踪调查与分析[J]
.考试周刊,2011(74):152-153.
2
李露.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J]
.辽宁经济,2003(5):60-60.
被引量:1
3
李岚,胡昌杰,许新华.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合作办学新模式[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10X):7254-7257.
4
王越,张秀邦.
软件开发人才技能培训模式创新[J]
.中国培训,2014(7):48-49.
被引量:2
5
李刚.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9):35-36.
被引量:8
6
王敏勤.
听课如读书,评课似析文——谈怎样听课与评课[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09(11):28-30.
7
消息[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4-5.
8
陈红霞,毛京一,滕月鹏.
高职软件开发人才就业形势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8):319-320.
9
汪洋.
高职软件专业“校企共建班”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80-82.
10
赵玉兰,李刚,郝庆华.
高职开放共享式教学研产一体移动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与实践[J]
.赤子,2014(6):94-94.
被引量:1
<
1
2
>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张文斌
司黎明
易仁
张平
李锋
周鸿亮
许新斌
李天福
杨俊芳
相关机构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商学院
相关主题
金融配套改革
金融体制
国有企业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