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单纯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已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这将对中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者
赵刚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出处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Sci-tech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的实施工作>赴美调研成果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工业化
先进制造业
金融创新
美国总统
实体经济
信贷消费
竞争优势
分类号
F427.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65
1
赵新军.
设计质量创新——QFD、TRIZ和田口方法的集成应用[J]
.工程设计学报,2004,11(4):169-173.
被引量:17
2
陈力勇.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要向高端转移[J]
.理论导刊,2004(11):16-17.
被引量:12
3
董书礼.
从基于资源的制造向基于知识的制造转变——欧盟《未来制造业:2020年展望》报告述评及其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06(4):141-144.
被引量:2
4
陈鹏,郑翼村.
“微笑曲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启示[J]
.市场论坛,2006(11):94-96.
被引量:38
5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6
6
美国商务部.美国制造业应对挑战的综合战略[R].2004.
被引量:1
7
德勤.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R].2010.
被引量:2
8
叶慧珏:《美国各州负债总计2万亿"再工业化"吸引中国新钱》,《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月5日.
被引量:2
9
周院花.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被引量:1
10
叶慧珏.美国各州负债总计2万亿“再工业化”吸引中国新钱[N].21世纪经济报导,2011-01-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5
1
王俊.
“再工业化”战略下欧美中小企业成长转型经验及启示[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1(3):1-4.
被引量:2
2
张欣,崔日明.
后危机时代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与影响研究[J]
.江苏商论,2011(2):147-149.
被引量:6
3
王俊.
欧美“再工业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J]
.综合竞争力,2011(2):73-76.
被引量:14
4
赵彦云,秦旭,王杰彪.
“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2(2):81-88.
被引量:47
5
宾建成,詹花秀.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J]
.探索,2012(6):93-97.
被引量:3
6
徐礼伯,沈坤荣.
美国“再工业化”国内研究述评[J]
.现代经济探讨,2013(7):78-81.
被引量:6
7
权萌蕾.
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现代商业,2013(29):103-103.
8
刘晓凤.
美国再工业化路径分析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
.全国商情,2013(47):14-14.
9
殷剑,吴娜.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83-86.
被引量:1
10
彭清华,邱伟杰.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4):37-41.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吴运来.
论我国乡村治理模式转变的内生变量[J]
.农村经济,2012(4):19-22.
2
丁浩,曹亚宏,罗永灿.
基于DEA交叉评价的中石油同业对标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151-154.
被引量:3
3
张新华,戴子刚.
轮胎经销商的重要作用、发展障碍和发展路径[J]
.轮胎工业,2012,32(10):587-593.
4
宾建成,詹花秀.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J]
.探索,2012(6):93-97.
被引量:3
5
林继扬,张换兆.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成效及对中国的影响[J]
.中国科技论坛,2013(6):151-155.
被引量:5
6
李丹.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的多层级影响与对策[J]
.国际经贸探索,2013,29(6):4-14.
被引量:30
7
徐礼伯,沈坤荣.
美国“再工业化”国内研究述评[J]
.现代经济探讨,2013(7):78-81.
被引量:6
8
王茜.
中国制造业是否应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爬——基于与制造业传统强国的比较分析[J]
.财贸经济,2013,34(8):98-104.
被引量:44
9
陈一芳,王顺林.
再工业化冲击下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8):207-211.
10
余晶.
制造业与服务业整合产业链效率评价及中美国别比较——基于两部门两阶段DEA方法[J]
.生产力研究,2013(9):135-137.
1
赵刚.
美国再工业化对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启示[J]
.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2012(3):7-9.
2
二○○一年汽车市场趋势预测[J]
.现代交通管理,2001(7):34-34.
3
邓瑾.
经济型轿车能否力挽狂澜?[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0(1):35-37.
4
薛海滨.
PC市场,谁争亚军?[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1999,0(39):67-67.
5
张香兰.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策略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3(3):166-167.
6
乔勇.
走近汽车卖方信贷消费[J]
.中国机电工业,2000(3):29-29.
7
刘晓鹏.
百姓“私家轿车”梦咋圆?[J]
.经济改革,1999(6):37-39.
8
数字[J]
.汽车观察,2016,0(1):15-15.
9
李松联.
启动农民消费的措施[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2):77-78.
被引量:2
10
刘涛:以农民增收去撬动农村市场[J]
.经济研究信息,2010(2):50-51.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