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S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文章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唯物史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 From the standard of practice,to the standard of productivity and to the standard of "three benefits",Deng Xiaoping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the materialism in construct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 construct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materi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urrent significance of material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four angles:1.to cling to the value conception of people first;2.to develop productivity so as continuously to meet people's material cultural and living demands;3.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4.to stick to historical developing dialectics.
作者 刘建新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materialism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eople firs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4.
  •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1994.
  •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被引量:346
  • 4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 被引量:1
  •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52. 被引量:71
  • 7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8.
  •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261
  • 9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87.
  • 10江泽民著..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6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