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近信息社会: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阐述了信息社会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社会的定义、特征和发展阶段的划分:信息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包容性、全面发展",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信息和知识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和服务型政府;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准备阶段和发展阶段,前者包括起步期和转型期,后者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的历史进程,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测评指标体系架构和测评方法。
机构地区 国家信息中心
出处 《电子政务》 2010年第8期24-30,共7页 E-Government
基金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弗里德里希G,沙夫A.微电子学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 被引量:2
  • 2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7
  • 3斯特尔N.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 4马丁WJ.信息社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3
  • 5托夫勒A.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被引量:5
  • 6盖茨B.未来时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7盖茨B.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2
  • 8德鲁克P.后资本主义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 9贝尔D.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
  • 10马克卢普.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21

  • 1Mansell R, Wehn U. Knowledge Socie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被引量:1
  • 2Irving E F. A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Six Information Revolution[M]. Focal Press, 1997. 被引量:1
  • 3Robinson J. Technology, Change, and the Emerging Internaitional Order[J]. SAIS Review, 1995,15(1 ). 被引量:1
  • 4肯尼迪P.大国的兴衰-1500年至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 5白根扎吉.日本信息化动向[C].//中日北京技术文明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 7Anderson R H Bikson T K OThe R etc. Global Course of the nformation Revolution: Recurring Themes and Regional Variations [M], Santa Monica, CA: Rand CF-154-NIC, 2000 被引量:1
  • 8Levine R A. Thinking Big[J]. The milken Institute Review. 2001 (1): 81-87. 被引量:1
  • 9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M]. New York and London: Harper & Brother, 1942 被引量:1
  • 10Webster F. What Information Society?[J].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994,10(1) : 1-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02

同被引文献75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