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的历史考察和反思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考察公众参与立法的发展历程,虽然呈现出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态势,但是,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完整的体系,具体立法内容不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反思和完善。
作者
张兰
机构地区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FX09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招标课题
关键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立法
历史
反思
分类号
D992.68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程宗璋.
论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问题[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2):129-134.
被引量:7
2
张兰,李叶欣.
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视角[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2):47-49.
被引量:3
3
林来梵.
宪法不能全然没牙[J]
.法学,2005(6):90-91.
被引量:33
4
黄冀军.公众参与呼唤程序保障[N].中国环境报,2006-04-21.
被引量:3
5
范娟,李希昆.
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听证程序[J]
.成人高教学刊,2006(4):46-49.
被引量:1
6
郁建兴.
法治与德治衡论[J]
.哲学研究,2001(4):11-18.
被引量:94
7
王灿发,许可祝.
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公众监督环境执法[J]
.环境保护,2002,30(5):5-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赵勤.
中美环境行政听证程序的比较[J]
.法学杂志,1999,20(2):40-42.
被引量:5
2
张文显.
法律责任论纲[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1(1):1-8.
被引量:56
3
郁建兴.
法治与德治衡论[J]
.哲学研究,2001(4):11-18.
被引量:94
4
王斌,马玉美,王新,于波.
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132-133.
被引量:8
5
林来梵.
宪法不能全然没牙[J]
.法学,2005(6):90-91.
被引量:33
6
[1]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7
[8]冈瑟·汉撼尔.国际环境法年鉴(第4卷,1993年)[Z].伦敦:克莱伦顿出版社,1994,430.
被引量:1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朱琳瑛主编.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被引量:1
9
王世进,孟春阳.
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完善[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50-52.
被引量:31
10
石佑启.
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分析[J]
.法学,2004(4):51-61.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143
1
龚廷泰.
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发展进程的逻辑展开[J]
.法学,2022(6):3-19.
被引量:15
2
许以洪,严俊.
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及营销竞争战略选择[J]
.中国市场,2006(17):35-37.
被引量:1
3
彭启福.
伦理与智慧——兼与于树贵先生商榷[J]
.哲学动态,2001(9):33-36.
被引量:5
4
詹明月.
孟子的仁义道德对“两课”教学的启迪[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2-4.
5
许凯.
浅析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必然性[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2):102-103.
6
王智强.
现代德治的标志——德治-法治互动[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1-24.
被引量:1
7
蒋旭明.
哲学视野中政治与道德的批判和超越[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37-142.
8
雷美霞.
理性化官僚制救治的路径选择[J]
.社科纵横,2005,20(5):75-76.
被引量:3
9
王林.
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若干问题探析[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4):118-120.
被引量:3
10
马洪雨.
法律与道德关系浅析[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1):27-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吴金群.
综合执法:行政执法的体制创新[J]
.地方政府管理,2000(9):21-24.
被引量:18
2
童之伟.
再论法理学的更新[J]
.法学研究,1999,21(2):1-19.
被引量:100
3
刘俊伟.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被引量:80
4
赖曦,成书玲.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现状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2):58-59.
被引量:5
5
向佐群.
西方国家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1):60-63.
被引量:24
6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20.
被引量: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7年度[R].2007:36.
被引量:1
8
Harry W J. The creative power and function of law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J ]. Vanderbih Law Review, 1963,135:17.
被引量:1
9
韦芳,胡迎利,万涛.
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1-13.
被引量:6
10
臧立.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释义[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薛爱爱,张磊.
论中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J]
.能源与节能,2011(3):65-66.
2
田斯羽.
提高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4):12-14.
被引量:1
3
吴鹏.
论《矿产资源法》的修订:以矿区生态修复为要点的思考[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64-70.
被引量:7
4
徐忠麟,方孝安.
环境执法机制探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4):14-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洪涛,余杰,徐汭祥,郑海霞.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8):26-28.
被引量:8
2
康京涛.
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环境法治失灵的表象及匡正——基于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15,37(4):38-42.
被引量:2
3
潘佳,王社坤.
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基于山西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试点的分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33-39.
被引量:6
4
王维维,杨思留.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研究综述[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31-38.
被引量:5
5
胡玮玮,高明涛.
新时代我国煤矿区生态修复机制构建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8,38(3):57-62.
被引量:2
6
张建伟,谈珊.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多元共治模式研究[J]
.学习论坛,2018,0(6):83-90.
被引量:17
7
朱姣燕.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2):272-273.
8
田其云,张明君.
“双碳”目标下矿山修复规划制度的创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2):41-51.
被引量:11
9
王楠.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研究检视与展望[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3,33(6):15-22.
被引量:1
10
黄锡生,李旭东.
碳中和目标下矿山生态修复的制度困境与规范调适[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1):21-34.
被引量:10
1
吴艳亭.
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化解中小企业劳资纠纷的反思和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8):128-130.
被引量:1
2
张立莹.
论非诉行政执行制度[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93-294.
被引量:1
3
王利宾.
我国环境犯罪诸问题的反思[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29-31.
4
谭兵.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J]
.法学家,2004(4):139-144.
被引量:9
5
张芳芳.
我国仲裁内部监督机制的反思和完善[J]
.改革与战略,2004,20(4):70-73.
被引量:1
6
孙持明.
行政处罚告知制度[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24-26.
7
王伟.
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权力配置的反思[J]
.商业研究,2004(20):18-20.
被引量:1
8
叶杉.
试论事实婚姻[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1):92-96.
被引量:2
9
黄凯凯,海梅琴.
略论好意同乘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5):64-65.
10
郭江艳.
控审分离原则研究[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2):79-80.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