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刑法中有组织犯罪的制裁体系及其完善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组织犯罪从一般犯罪集团到黑社会(性质)组织,再到恐怖组织,其组织严密性和社会危害性呈阶梯性增强的态势,刑事立法也针锋相对建立了整体趋严的一体化制裁体系。我国现行刑法中有组织犯罪的制裁体系不够协调,需要更加关注与组织犯罪的外围犯罪,实现跨国有组织犯罪从严制裁体系的一体化。
作者
于志刚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制裁体系
构建与完善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
1
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7
1
关保英.
科学立法科学性之解读[J]
.社会科学,2007(3):75-91.
被引量:52
2
郭自力.
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J]
.中外法学,1998,10(2):73-75.
被引量:10
3
田宏杰.
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123-129.
被引量:24
4
赵秉志,于志刚.
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J]
.法商研究,1999,17(1):27-33.
被引量:43
5
莫洪宪.
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3):92-94.
被引量:9
6
王刚.
知识产权视角下的3D打印技术[J]
.电视技术,2013,37(S2):47-48.
被引量:9
7
李锡海.
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J]
.法学论坛,2004,19(5):21-28.
被引量:11
8
马克昌.
有组织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有组织犯罪——全球关注的问题[J]
.法学论坛,2004,19(5):77-80.
被引量:31
9
莫洪宪,胡隽.
论《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与我国刑事司法理念之转变[J]
.犯罪研究,2004(5):72-79.
被引量:3
10
陈兴良.
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思考[J]
.法学,2002(8):33-36.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13
1
刘茵.
大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关问题之浅见——以“罪、责、刑”为视角[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7):95-99.
2
张磊.
以“反向洗钱”的入罪化为中心反思我国洗钱罪的行为方式[J]
.当代法学,2012,26(1):105-111.
被引量:6
3
赵秉志,张伟珂.
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演进及其前瞻--兼及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协调[J]
.学海,2012(1):179-189.
被引量:8
4
莫洪宪.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及其对策[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7(6):38-47.
被引量:10
5
王利荣.
检视“打黑”对策[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3):21-33.
被引量:7
6
孟庆华,刘东平.
我国组织型犯罪的若干问题及其立法构建[J]
.法学论坛,2014,29(4):153-160.
被引量:6
7
程婉秋.
3D打印技术背后的法律风险及其克服[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8-31.
被引量:2
8
谢望原,简琨益.
论恐怖组织犯罪中的正犯责任——基于共犯二元论立场的思考[J]
.人民检察,2015(15):17-23.
被引量:2
9
田刚.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证分析和未来刑法之应对[J]
.法商研究,2015,32(5):34-44.
被引量:39
10
王永茜.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组织特征”[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152-15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莫洪宪.
中国犯罪参与理论的本土构建与刑事实践——以有组织犯罪为视角[J]
.政法论丛,2023(2):13-23.
被引量:7
2
佘硕,陈鑫.
2013年以来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8):23-37.
3
韩仁洁.
黑恶势力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反思[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1):37-46.
被引量:1
4
罗明海.
美国有组织犯罪概念的演变对我国“后打黑时代”的启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3,28(4):54-60.
5
李晓欧.
打击跨国洗钱犯罪对策研究——以FATF工作任务为观照[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9-24.
被引量:3
6
兰立宏.
论拐卖犯罪中的儿童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5):47-57.
被引量:1
7
张应立,殷东伟.
论腐败与黑社会犯罪[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27(1):106-114.
被引量:4
8
潘璋敏,王柏璇,张婉琪.
3D打印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研究[J]
.今传媒,2015,23(11):28-30.
9
蔡军.
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初探[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6):64-70.
被引量:16
10
高金.
3D打印犯罪工具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15,0(6):1116-1132.
被引量:6
1
尹淑玲.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5):62-65.
被引量:2
2
于志刚.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
.中国检察官,2016(13):80-80.
被引量:6
3
蔡文海.
证券制裁痛痒论[J]
.资本市场,1999(12):22-25.
4
刘仁文.
宽严相济视野中的“以宽济严”[J]
.法律适用,2009(10):17-22.
被引量:2
5
冀洋.
被劳教行为该向何处去——以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的衔接为中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0(3):21-29.
被引量:4
6
阙旭阳.
我国刑事诉讼无救济规则探析[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2):59-62.
7
敦宁,冯军.
环境犯罪“三元化”制裁体系之建构——以制裁目的之有效实现为中心展开[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119-124.
被引量:11
8
李晓明,郭倩.
社区矫正与“后劳教时代”违法犯罪制裁体系的完善[J]
.净月学刊,2014(6):90-100.
被引量:3
9
王涛.
废止劳教制度对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的影响及其应对[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18(4):93-97.
被引量:4
10
马春娟,孔丽.
我国侦查违法行为制裁体系的探析[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3(12):11-13.
中州学刊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